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厦门地铁施工行道树被挖 成一棵棵“光杆司令”

2016-07-22 07:51 来源:海西晨报 0

­  树木成了“光杆司令”。记者 陈璐 摄

­  读者来电担心因施工被挖的行道树命运,记者深入采访为您揭秘

­  晨报记者 陈璐

­  实习生 童佳珺 胡剑梁

­  “因为修地铁将大树挖出可以理解,但树根基本被挖秃,好担心这些大树的命运!”昨日,读者黄女士致电晨报热线反映她在湖滨北路建业路口看到的情景———几棵伴随着湖滨北路“成长”的大树,因地铁施工被挖了出来,但都被“刨去根须和树枝”,成了一棵棵“光杆司令”。

­  [目击]

­  树木被剃头 根须也没了

­  昨日,记者来到湖滨北路与建业路交会路口。正如黄女士所说的那样,在地铁线路施工现场旁的护栏边,几棵树木被剃了“光头”,大片的根须也没有尽数保留,只是在树根部留了直径近一米的大土球———这些被刨出地面的树木歪躺着,少了枝叶的衬托显得很孤单。

­  现场的工人告诉记者,这些树木均是近两日因施工需要被挖出来的,它们还将被统一转移到别处栽种。

­  [解析]

­  减少水分蒸发更好存活

­  成了“光杆司令”,栽种后还能再现往昔风采吗?为此,记者采访了负责此路段树木移栽工作的市绿化中心相关专家。

­  市绿化中心工程部的黄工介绍,这些看似“孤单”的场景,实则是园林工人为保证树木最大限度成活而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的移栽“前奏”。

­  “滨北一带涉及移栽的树种主要有洋紫荆和大叶榕,树龄均有十余年,所以根系庞大。正常来说,准备移栽的树木挖起后,土球直径得达到树干粗细的四倍至五倍。”黄工告诉记者,滨北涉及移栽的树木都分布在人行道和分车带上,碍于人行道和分车带的宽度,挖起后的土球会相对较小,“但只要注意移栽后前三个月的营养及保湿工作,这些树木的根系又会萌发出来”。

­  黄工说,为了后期保湿工作的开展,工人们从挖起树木的前夜开始将树木的枝叶锯掉,以减少树木的水分蒸发;第二天,先将表土用锄头刨开,看到根系后刨出土球,离土以后将根须锯齐,再用手锯将根系的劈裂伤修复,这样就能保证树木更好地存活。

­  [后续]

­  到苗圃养护以后再回栽

­  挖出以后的树木移栽到哪儿?它们将被运往环东海域边上的专用苗圃,进行假植,待地铁修好后再回栽。

­  记者从市绿化管理中心了解到,厦门已在环东海域滨海西大道两侧,开辟了面积约25公顷的苗圃基地;除此之外,岛内外各区亦有大大小小的苗圃“收容”苗木。据介绍,目前岛内外因工程建设所迁移的乔木,大部分被送往位于环东海域滨海西大道两侧的苗圃,进行重新储存和培育。

­  黄工介绍,挖出的树木根系肯定会受伤,但也不必太过担心———苗圃有专门的养护员,给这些树木上生根剂、挂营养液。这样密集的养护,会让这些树木们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完成修复。

­  在苗木基地,每一棵移植的树木都会被建立档案。待工程完工后,大部分树木都会被回迁原址,少数树木则根据绿化需求进行就近补植。

­  (海西晨报)

­  >

新闻推荐

到头了;
下一条:厦门基层警方成立夜巡队 丁字棍爆闪灯应有尽有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