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厦门将培养社会工作专业督导员 “菜鸟”社工以后有师傅带了

2016-07-20 08:02 来源:台海网 0

­  台海网7月2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 通讯员 姚远强/文 常海军/图)新入职的社工“菜鸟”,未来将有资深的师傅手把手带了。

­  日前,厦门市民政局印发《厦门市社会工作专业督导员培养方案》,在社工领域开展老带新、师带徒,将优秀社工的“好手艺”传承下去。

­  选拔社工培养督导员

­  目前,厦门共有2763名持证社工,64家社工机构,约占全省四成。

­  市民政局将在全市持证社工中选拔一些资深社工,培养出一批督导员。未来,这些督导员将通过定期和持续的监督、指导,向服务年限较短、经验较为缺乏的一线社会工作者、实习生及志愿者传授专业服务的知识与技术,起到“传帮带”作用。

­  建立社工督导人才库

­  那么,哪些社工可以成为督导员培养对象呢?

­  根据方案,拟培养为社会工作专业督导员的对象为:厦门市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街道、社区、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等一线专职社会工作者,取得社会工作师及以上职业水平证书,并连续从事一线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三年以上,熟练掌握社会工作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的专业服务方法。

­  每批次培养历时18个月。经考核评估合格的培养对象,将由市社会工作协会建立督导人才库进行管理。

­  督导员继续扎根一线

­  督导员的培养,并非“一次定终身”。督导员们未来每年还要安排一定的培训课程。

­  经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督导员,主要为所在单位提供督导服务,经与所在单位协商后,也可为其他单位提供督导服务;继续扎根服务一线,以“师徒式督导”、“训练式督导”等方式带领被督导者。

­  从今年开始,厦门将分批、分步骤培养社会工作专业督导员,力争到2020年,全市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的各单位均有一至两名社会工作专业督导员。

­  链接

­  社工都干些什么?

­  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是指持有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或具有社会工作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

­  在很多领域,社工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服务类型也由原来的以文艺、休闲、娱乐为主扩展到反家暴、预防青少年犯罪、社会养老、无偿救助等各个领域,尤其是针对弱势群体的服务。

新闻推荐

到头了;
下一条:厦门小车被撞翻“四脚朝天” 前灯附近严重破损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