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扮老“暗访”在厦收获温情 导演赞叹厦门人的文明素质有口皆碑
刘女士主动拿了一瓶水,送给扮成拾荒老人的孙红雷。
林子涵
厦门网-厦门晚报讯(记者 王东城 龚小莞 赖贵旺 江雨丰)讲文明、素质高,这是很多人对厦门市民的印象。新一期的明星真人秀节目《极限挑战》,则让全国观众、网友再一次感受到厦门这座城市的温情。
在这期节目中,黄磊、黄渤、孙红雷、罗志祥、张艺兴、王迅等艺人在厦门街头装扮成老人,随机和不知情的市民互动。隐秘的摄像人员随行,捕捉到了许多感人的画面。
【场景回放】
进店收空瓶
店主给他一瓶水
孙红雷装扮成一名收废品的老人,向店家收空瓶。他随机走进一间商铺,老板娘表示没有空瓶,但是接着走向了冰柜,拿出了一瓶矿泉水送给了他。本只想讨要个空瓶的孙红雷,没想到还收获一瓶水。
装迷路借电话
女孩指路还给钱
“我电话没有了,找不到家人,能不能帮我给家人打电话?”孙红雷“步履蹒跚”地来到人才中心站,向一个女孩求助。女孩立即答应了他,帮孙红雷打电话给“家人”。“老伯,您坐9路车到特区纪念馆那边下,您的家人会在那儿接您。”女孩还主动掏出一元钱,让孙红雷坐车。
在路边“摔倒”
一群人上前搀扶
在人才中心站,孙红雷突然脚底一软,瘫坐在地上。老人摔倒了扶不扶?厦门人给出的答案是:果断扶!
路人纷纷围上来,有的扶起了孙红雷,并将他搀到旁边的石墩坐下,还有个贴心的路人把他遗忘在路边的桶捡来放在旁边。
向小朋友问路
得到“精准帮助”
黄磊、罗志祥在街头向一名小朋友问路,小朋友给出了准确的指示:这边往右,往前再往右。随后,黄磊继续搭话:“你上几年级啊?”小朋友摆摆手,转身走了。
【文明市民】
送水的店主:很多人都会这么做
上周日《极限挑战》播出后,在华荣路开便利店的刘女士才得知,当时找她要空瓶的拾荒老人,竟然是孙红雷扮的,她送了一瓶水给他,这个举动得到许多人的夸赞。她却说,这其实是件小事,很多人都会这么做。
刘女士回忆,上个月的一个晚上,一名“老人”走进店内。忙着招呼客人的她大声问:“你要什么?”可对方却不答话,一直敲着空瓶。她以为他口渴了,就拿了一瓶水给他。
刘女士说,“老人”进店后,门口有两个人一直看着,她觉得奇怪,还让丈夫跟着“老人”出门看了看,确认安全后才放下心来。
指路的小朋友:我只是顺手帮助他们一下
为黄磊指路的小学生,是康乐小学六年级的林子涵。
子涵说,当时他刚上完补习班,下了车准备走回家,碰到两名“老人”问路,就顺手帮助他们一下,并没有认出对方是明星。平时他也经常帮人指路,觉得很平常。指完路之后,看到很多人围上来一直笑,他想着要快点回去。
由于当时子涵穿着康乐小学的校服,节目播出后,有同学和家长认出了他。子涵说,感觉自己突然“红了”。
子涵的妈妈金女士告诉记者,平时子涵不怎么看电视,但认得黄磊,孩子平时一直都很热心,也很独立。
《极限挑战》执行组导演吴鹤:
厦门人的生活状态和文明素质有口皆碑
昨日,记者采访了《极限挑战》执行组导演吴鹤。他说,几名明星在厦门街头的遭遇很有代表性,也具有说服力。他们遇到的路人也好,场景也好,完全没有设计,路人的反应也很真实,“厦门市民在镜头里表现出来的文明状态也让我们很欣慰。”
除了在电视上看到的厦门市民的“暖心”行为外,吴鹤还提到了一个细节。拍摄当晚,明星在湖里公园化妆和变装时,有几百名市民等在外面,但没有一个人高声 喧哗,还有人主动维护秩序,提醒大家不要踩踏草坪、不要推挤。当明星离开时,他们也很有序地离开,地面几乎看不到垃圾。
《极限挑战》导演组和厦门有很深的渊源。吴鹤告诉记者,有名导演曾在厦门晚报社实习过两个月,至今仍很怀念当初指导过他的记者老师和那段受益匪浅的实习经历。还有一名导演毕业于厦门大学,在厦门生活了好几年。这座城市留给他们的都是非常美好的印象。
“导演组很早就想到厦门拍摄了,厦门不光有旅游资源、历史资源,厦门人的生活状态和文明素质也有口皆碑,文明程度让我们可以很放心地在这里录制。”他说,选择到厦门拍摄,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厦门市民的文明素养和生活状态。
吴鹤表示,厦门市民也用自己的风貌、实际行动给全国观众树立了良好形象。
温情背后是归属与认同
陈进容
江南的油纸伞,让人赏心悦目。一把好的油纸伞,伞骨很重要,要选用上好的淡竹,坚固且柔韧,之后需要工匠认真削骨、锁孔、穿线等等。
城市的温情,好比一把油纸伞。《极限挑战》节目组离开厦门,也许会说:“厦门很有人情味、很暖心,城市富足、街道干净。”其实,孙红雷等多名艺人看到 的,只是城市的“伞面”,他们也许不会知道,“伞面”之下,结构缜密、刚柔兼备的“伞骨”,才是支撑起厦门和谐发展、诚信文明的深层次社会架构。
“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战略,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各个方面。这是城市能展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厦门这座全国文明城市持续焕发魅力的有力保障。
厦门文明创建多年保持全国领先,厦门人扶危济困、乐于助人、文明礼让蔚然成风,温情的“伞面”之下,是厦门实打实地提振市民的家园归属感,提升市民的生 活幸福感,推动全社会共同缔造所做的努力。这些年来,在社会保障、外口子弟就学、帮扶残障人士、改善环境卫生等方面,厦门不断创新、不断提升,这些努力, 让市民增强了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反过来也必然促进市民更加主动参与到“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大潮中来。
今年4月,《光明日报》在一篇报道厦门城市文明的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在厦门,无论你来自何方,来厦门是为了啥,这里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文明‘礼包’。”这句话写在孙红雷等艺人来厦门“挑战”之前,却恰到好处地可以用在他们离开之后。
【相关新闻】
八旬老人摔倒了 居民保安齐呵护
昨天上午,80多岁的叶先生独自出门,结果在莲坂西小区的花园里摔倒了。周围的好心人都上前帮忙,有的扶住老人,有的拿毛巾帮他擦汗,有的帮忙撑伞,有的寻找家属。叶先生的老伴唐女士拨打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希望通过晚报向这些好心人说声感谢。
昨天上午10点多,徐女士经过莲坂西小区时,看到花园的花圃里躺着一名老人。她走上前去想看看老人是否需要帮助,这时一名骑自行车的男子也停下来,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并将老人扶了起来。小区的保安和居民也纷纷围上来,有的拨打了120,有的帮忙撑伞,有的拿来温水和糖水给老人喝。
随后,老人逐渐恢复了意识,报出了家人的联系电话。徐女士帮他联系了他的老伴唐女士。徐女士说,其实自己没有帮上什么忙,就打了个电话,因为要上班,就先离开了,很多好心人一直守在老人身边。
不一会,唐女士和女儿来到了现场,连忙向大家道谢。120急救车赶到后,大家又合力将老人扶上了车。
唐女士说,老伴已经80多岁了,不太认得人,腿脚也不方便。昨日上午,她买菜回家后发现老伴不在家里,连忙通知女儿一起出门找人。找了快两个小时后,接到徐女士打来的电话,才赶到了莲坂西小区。唐女士说,目前老伴身上没有皮外伤。
她说,到了现场之后,她感到十分欣慰。“当时我家老人被保安扶着半躺在地上,保安一边扶着他,还一边帮他擦汗,身边几个年轻女孩都在帮忙打伞挡太阳。”(记者江雨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