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挑战》在厦拍摄 小暖男帮助“迷路”黄磊
(记者 黄晓波 邵凌丰)东方卫视《极限挑战》在厦门摄制的节目播出后,全国各地网友都为厦门竖起了大拇指。
昨天,点赞厦门的热潮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稍显冷却——消息刷爆朋友圈和微博,厦门日报社微信、微博、App推出的专题报道,累计阅读量达10多万。在街头隐蔽拍摄环节里,六名化装成老人的明星,被有爱的厦门市民感动;在现实生活中,全国成千上万的网友,因厦门这座文明城市的温暖而动容。
本报记者也在继续寻访节目中的爱心市民,继前天找到热心老板娘刘金凤之后,昨天记者又辗转寻找到了节目中热心指路的12岁男孩林子涵。我们尝试探寻他们在做出善举那一刻的心理活动,他们都给出了几乎相同的答案——刘金凤说“这很正常啊”,林子涵说“我做这个不算什么”。确实,在厦门,这些其实都是平常之举,若是碰上其他人,他们也都会这样做。事实上,这种自然表现出的“文明自觉”,也正是厦门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的真正秘密所在。
“市民是文明创建的主体,也是最高评审,文明创建要切实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蒙徽曾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部署会上明确要求,努力使文明创建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让广大市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文明创建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市委文明办负责人就此举了两个很具说服力的例子:在全国文明城市考评中,很多专家在明察暗访之后,盛赞厦门是“最有人情味的城市”;也曾有专家做过随机测试,厦门市民的人际关系认同率高达99.93%。
除此之外,爱心超市、爱心饮水站、爱心网校、爱心餐桌……以爱心为名的活动深入了厦门的大街小巷;光明志愿者、白鹭志愿联盟、城市义工……全市长年活跃着40多万名“小红帽”志愿者,服务市民游客。这些有着深刻厦门烙印的文明品牌,将全厦门的市民以更紧密的方式联结起来,营造了浓厚的文明氛围。
“厦门真的是很暖心的城市,在这个城市去买个早餐都会觉得幸福感满满,过马路的时候车子也会礼让行人,偶尔需要路人帮忙,大家也会乐于伸出援手,生活在厦门真的好幸福。” 网友“@红豆红豆最相思”的留言充满了暖意。以自己的城市为荣,处处注意维护自己家园的形象,厦门市民就是这样,用行动打造了文明城市的口碑。
【镜头】
节目中,林子涵为乔装成老人的黄磊指路。他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件挺平常的事。
林子涵说,自己特别佩服节目中那位在公交车站帮助孙红雷的姐姐。
近日,一档明星真人秀节目播出后,反响强烈——6位明星扮作老人在厦门街头出了一道又一道关于文明的考题,厦门市民交出了几近完美的答卷。
事实上,在节目之外,还有一些暖心镜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播出:扮成老年人的王迅假装肚子饿了要吃的,小卖部老板给了他一根玉米;假装寻找失散的儿子,厦门市民也给予了热心的帮助。节目组总导演任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厦门好人很多,热心人也很多,大家都很感动。”
随着越来越多细节浮出水面,节目播出后在网络上也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人为厦门点赞,也有越来越多的读者网友希望知道那些伸出援手的暖心路人都是谁——前天我们找到了热心的老板娘刘金凤,昨天我们根据视频里的校服,辗转找到了视频中那个指路的孩子。
他叫林子涵,今年12岁,康乐小学六年级的毕业生。昨日,记者到他家中进行了面对面采访。
本组文/本报记者 黄小芳
林路然
实习生 姚惠青
回忆
当时没认出黄磊和罗志祥 指路是件挺平常的事
林子涵接受采访。(本报记者 黄嵘 摄)
5月的一天,子涵还在准备毕业考试。结束补习班的课程,他搭乘16路公交车回家。
湖里大道,华荣车站。从公交车上走下来,他朝着不远处的家走去——刚走出几步,他就撞上了“老人”黄磊。
子涵说,记得当时两个老人迎面向他走过来,问华美文创园怎么走,“他们看起来不像坏人,我就给他们指路了。”他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件挺平常的事。
接下来子涵叙述的,是节目中没有播出的。
在他转身要快步离开的时候,“一个老爷爷忽然指着另一个老爷爷问我:‘你知道他是谁么?’我当时就蒙了。他们后面还有一群人也向我走来,冲着我笑。”子涵说,他有些害怕,就赶紧跑了,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节目组要向子涵亮明身份,没想到却吓跑了他。
子涵的妈妈金女士说,孩子平时不怎么看娱乐节目,没有认出黄磊和罗志祥——实际上,昨晚子涵也是想了半天,才想起两人的名字。
其人
“我这个不算什么,那个姐姐和阿姨才好呢”
见到子涵,是在他住的小区门口,他一个人蹦跶着过来,把记者往家领。进入楼栋,刷完门禁卡,他没有直接进去,而是用手和身体撑住门,看到人都进去了,他跑进去,每到一层楼梯,就提前打开楼道的灯,“小心哦!”
妈妈金女士在介绍儿子的时候这样说,“子涵,涵养的涵。”她觉得,孩子是用心在关注需要帮助的一切。她提到了这样几件小事——
好几次过天桥,看到了乞者,子涵就停下来问:“妈妈我可以捐钱吗?”然后蹲下来往盆里放几块钱;有一次妈妈正准备开空调,子涵让妈妈等等,说怕虫子冷,要先把虫子给弄走,嘴巴里一直念叨:“你赶紧飞走吧,这里很冷的。”
一开始,记者循着校服找到学校校长的时候,还担心怎么找到孩子本人。但校长和班主任一听就回应:是我们的孩子,那期节目,他们也看过了。
事实上,前晚临睡前,子涵一登录班级QQ群就发现一堆留言,“大家都在恭喜我,说我上电视了”,他说,“一开始还以为有人合成图片来逗我玩,结果真的上电视了。”妈妈开始也一脸不相信:“你是当群众演员了?”
尽管有很多人在盛赞子涵的举动,认为他是以厦门人的身份完美通过考验,但妈妈金女士仍觉得,这是孩子应该的,“小孩子其实也没有做什么”。
子涵自己也有同感。他说,那段视频自己反复看了很多遍,“我这个不算什么,那个在公交车站送钱指路的姐姐和送水的阿姨才好呢。我最喜欢那个姐姐,以后也要像她那样”。
【暖心回放】
场景一
华荣车站附近
“小朋友,问你一下华美文创园区怎么走啊?”变“老”的黄磊压低嗓门说。小朋友(林子涵)举起右手,认真指路:“从这边往右一下,从这往前,再往右。”
“谢谢,上几年级啊?”黄磊顺势想多聊几句,小朋友停顿了下,摇摇手快速离开。
场景二
华荣路与湖里大道
交界处
孙红雷扮作哑巴老人,手拿桶和塑料袋收空瓶。
食杂店内,老板娘(刘金凤)问孙红雷:“你要什么?”
“瓶!”晃着空瓶,孙红雷勉强吐出一个字。
“我没瓶,没空瓶。”老板娘摇手,后又走向冰箱,拿出一瓶冰矿泉水递给他。
场景三
人才中心车站
“老人”孙红雷向身边一位女生求助:“我电话没有了,我找不到家人,能不能帮我给家里人打个电话呢?”
“可以,电话号码是多少?”拨通电话,女生对着电话那头的家人介绍当下的情况:“你好,你们有一个老人,在人才中心站,手机丢了,要找你们家人来找他。”
挂了电话,女生带着孙红雷到站牌处:“没关系,您坐九号线坐到特区纪念馆这边,您家人在这边接您。然后给你钱,您身上没带钱是吧,这个一元钱刚好可以到那边。”
担心不清楚,女生又强调了一遍:“您坐到特区纪念馆这边哦。”临别前,女生还安慰他:“马上就到。”
场景四
人才中心车站
“老人”孙红雷脚一软,瘫倒在地。坐在旁边的一个年轻人站起来,伸手扶他的胳膊:“到这边来坐一下吧。”周围路人也纷纷过来帮忙搀扶他到树下。
【明星评说】
连说5次“特别好”
黄磊赞赏为他指路的小朋友:“他是一个非常好的小朋友。”
对帮忙打电话联系家人的女生,孙红雷禁不住夸赞:“你真是好人哎!”
黄渤和王迅在小炒店吃饭,也收获了颇多感动,深有感触地连说了5次“特别好”。结账时老板看他们是“老人”,豪爽地给饭钱打折,王迅说:“老板对老年人还是比较关心的!”
【时评】
文明是内心外行的生活态度
●韩笑
美丽厦门萌萌哒。
这两天,厦门之美,又在网上被“刷爆”啦!不是什么重大的事儿,只因一档明星真人秀节目,来厦暗访街拍,“巧遇”如潮爱心。
这伙明星,除了孙红雷,还有黄渤、黄磊、罗志祥、王迅、张艺兴,一共6人。他们化装扮老,从湖里公园出发,步行到联发华美空间。节目播放的厦门街头实景画面中,13分钟内,6名妆后明星一共遇到了9名好人的帮助。其中,孙红雷装扮收废瓶子的老人,一家食杂店女老板手头没有空瓶子,就免费送给他一瓶水。这些不经意的爱心举止,让众多网友感动,纷纷点赞厦门:一座文明城市,首先是一座爱心城市。
其实,这在厦门人看来,都是稀松平常事,早就司空见惯了。厦门一直都是这样的,爱心举止,文明细节,是从市民的心底发出的,不需要装,也装不出来。厦门的文明气质,点点滴滴,日日夜夜,体现在广大市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生活态度里。
这,源于也得益于厦门以人为本的文明创建。380多万市民,既是厦门这座城市经济的生产者、建设者,也是这座城市精神的践行者、推动者。厦门创建文明,不是为了争一块“烫金牌子”给人好看,而是以提高市民和谐幸福生活为目的,尊重市民在城市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久久为功,常抓不懈,最终实现了“两个美”:美丽的厦门城、美丽的厦门人。“两个美”,相伴而生,相互促进,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古人云:“立乎其大,则小者不可夺也。”至真的文明,体现在日常工作生活的细节中,弥漫着幸福和谐的香味。爱心细节,让人看到一个城市最真实的文明涵养。
透过明星真人秀“巧遇”爱心举止,网友们真切感受到,厦门,是一座温馨的城市、儒雅的城市、宁静的城市、有责任感的城市。
透过明星真人秀“巧遇”及互联网正能量效应,让更多的人颖悟到文明厦门的高度、气度和风度。
【文明小故事】
乘坐的出租车抛描
热心车主送他们去机场
游客姚先生委托本报感谢好心人
(记者 曾嫣艳)27日上午,不到一小时就得登机,但姚先生还在距离机场很远的成功大道梧村隧道里,携家带口拖着行李一筹莫展,因为,他乘坐的的士抛锚了,而路过的的士也没有空的。他正焦急万分之时,一辆私家车停下,在车主的帮助下,一家三口顺利登机,回到上海。
姚先生说:“怕耽误大哥的上班行程,我们本想出了隧道就换辆的士,可是大哥二话不说,直接送我们到机场T4航站楼,连姓名都没留,也没收钱。我记住了这位大哥的车牌是闽D ML222!”刚抵达上海,姚先生就委托厦门日报微信号帮他致谢。
记者辗转找到了车主,他叫麻荣衔,是殿前一家汽修店的老板。听明来意,他笑着说:“小事!不用谢!一看他们就知道是来厦门旅游的,我刚巧碰上,能帮就帮一下,是应该的。我们是厦门市民。”
【文明留言板】
遇到好司机 心里暖暖的
市民钟女士(6月27日 18:14):我刚刚从长庚医院回来,乘坐854路车,当时人很多,我腰不好去医院看病。腰不好上车都很难上,司机真是个好人,把我扶上车,还帮我找座位。他的工号是8245。
市民周琴(6月27日 10:15):我乘BRT快3线公交车到前埔枢纽站下车,快到家了才发现随身携带的一份重要文件不见了,应该是遗忘在公交车上,又回头去找。我快急死了,找了登记处询问,他们帮我联系了司机黄燕明。他很热心帮我找文件,并归还给我,我真的很感谢。(厦门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