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公检法”诈骗新招 下载假冒软件转走30余万元
闽南网6月29日讯 “冒充公检法查案,让你把钱转到安全账户”,这一老套诈骗手段又有升级版了。厦门市民刘女士就因为遇到新的诈骗手段,卡上30余万元被转走,幸好最终厦门市反诈骗中心成功止付。昨日,厦门市反诈骗中心发出预警,提醒市民注意防范。
“警察”来电
一招让人卸下心防
6月27日下午3时许,厦门市民刘女士接到一通自称湖里公安局“杨警官”的电话,对方准确说出她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并告知其涉嫌洗钱案。随后,杨将电话转接至上海一名“民警”李国文,让其向刘女士介绍了案件情况。之后,一名自称李警官的男子又打来电话。他还建议刘女士拨打114查询上海市嘉靖公安局刑侦的电话核实一下。刘女士拨打114,查到上海市嘉靖公安局刑侦的电话为021-59980197。
不一会儿,“李警官”再次来电,电话中刘女士告知对方查询到的号码是上海嘉靖警方的电话为021-59980197。这时,“李警官”随即挂断电话,换了“+87002159980197”的号码再次打来。
一看号码与自己114查询的号码一致,刘女士心中疑虑消除。电话中,“李警官”让刘女士带上身份证和银行卡到酒店开一间房间后协助调查。刘女士开房后,“李警官”与其联系,并将电话转接“大队长”吴定国,吴给刘女士发来一条短信,短信中有一个网址链接。
植入“钓鱼”网站
33万元被转走
按照吴定国“警官”的指引,刘女士点击链接后下载了一个软件,进入后点击“经济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功能,并输入对方告知的公文编号、个人身份证号码等,随后跳出一个内容为事主头像和个人信息的“检察院冻结管收执行命令”。紧接着,刘女士点击该软件主界面的“账户自清系统”,按照系统提示输入银行卡号、密码、身份证号码、交易密码、手机号码和登录密码等信息。随着一步步操作完成,刘女士越发感觉不对劲,通过电话银行查询发现银行卡内竟仅剩217元。她这才意识到被骗。
下午6点,刘女士报警。厦门市反诈骗中心立即启动紧急机制,并引导刘女士登录手机银行、网络银行查询资金流向,但刘女士多次尝试均失败。直到昨日上午8时许,刘女士成功登录电话银行,查到卡上20万元仍然在其个人理财账户,其余33万元被转至一工商银行的账户。反诈骗中心止付专员第一时间前往进驻诈骗中心的工行席位,查询到钱款已转至下级11个账户,随后将这33万元全部止付。(海都记者 许茵茵 通讯员 厦公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