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马銮湾生态修复工程征地 七征地突破点全线交地

2016-06-22 07:51 来源:厦门网 0

­  点带面突破,阶段攻坚

­  ●“‘5+2’、‘白加黑’,需要加班就加班,需要冒雨就冒雨,全力突破。”

­  ——集美区灌口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彭海防

­  根据先易后难和工程建设需要,今年3月初,马銮湾新城建设指挥部与海沧区、集美区及相关街镇对接协调,在生态修复(一期)工程用地范围内选取了7个征地突破点。4月27日,陈井村率先突破交地,这背后的“功臣”不能不提彭海防。

­  早在今年正月初八,彭海防就带队驻扎到陈井村,成为“5+2”、“白加黑”式的“拼命三郎”。春季多雨,影响测量作业,彭海防和征迁人员人手一套雨衣、雨鞋,冒雨测量、清点,保障征拆进度。短短几个月,陈井村完成近5000亩征地协议书的签订和约1000亩责任田土地款的发放,中心岛441亩、集美岛110亩土地交付施工。

­  继陈井村中心岛、集美岛之后,海沧东孚街道后柯村、东瑶村、芸尾村(芸美)、贞岱村和鼎美村突破点陆续取得突破,至6月11日,七个征地突破点全线交地。

­  多创新举措,灵活施策

­  ●“征拆像‘操盘’,要科学统筹,周密部署,针对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策略。”

­  ——海沧区东孚街道党工委书记蔡德进

­  在征迁工作中,各片区、各镇街因地制宜,灵活施策,创新了一批有力有效的思路和举措。海沧区东孚街道党工委书记蔡德进把自己当成“操盘手”,科学统筹,周密部署,针对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策略。在起始阶段,他提出“以时间换空间”的思路,在贞岱村打开缺口,留给鼎美村民足够的时间消化。在攻坚阶段,他又提出“南北夹击、中间开花”的思路,分别在鼎美村南北两端和中间后柯村的“插花地”,形成三个施工作业面。

­  重点项目“大督查”机制也在马銮湾征迁中显示威力。集美区联合督查办代表区委、区政府对重点工作开展联合督查,积极介入协调解决复杂困难问题和跨部门问题,督事督人,有效调动起征迁人员的积极性。

­  交地连施工,无缝对接

­  ●“交地日就是施工进场实施日,人员进场,设备进场,这一点绝不含糊。”

­  ——厦门百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缪其伍

­  昨日上午,集美G地块一派繁忙。代建单位市政集团百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交地仅一个多月,这里已有约十几万平方米的土地完成回填。

­  交地与施工无缝对接,已成为马銮湾生态修复的工作常态。按照“边建边拆、以建促拆”的指示,两区街镇和代建单位、施工单位建立了通畅的沟通协调机制,采取“日碰头”、“随时报”的方式,加强交地工作衔接,做到地交到哪里,施工面就延伸到哪里,及时排查化解可能影响项目建设的各种矛盾。5月以来,各个突破点交地当日同步进场施工,推便道、修围堰、清鱼塘、挖塘埂、填粗砂……4号生态岛更是在6月抢先进入绞吸吹填施工。

新闻推荐

上一条:厦门港前5月集装箱完成365万标箱 增速居全国前列
下一条:厦出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 营商环境最优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