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继续推进社区网格化建设 办事再也不用“跑断腿”
今年,厦门将开发普及“平安铃”、“一键通”等可穿戴设备,并和社区网格化平台联动,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对象提供全天候的应急响应。同时,市民办事将越来越方便,很多原来要“跑断腿”的事,今后在家里就能办了。
昨天下午,厦门召开全市社区网格化建设推进会。导报记者从会上获悉,厦门自2012年启动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以来,全市城乡社区共划分网格2448个,配备网格员6370名,网格化信息平台在全省率先全面覆盖,并初步实现平台跨层级互通联动,信息数据跨部门共享共用。
建设全市资源集中的大数据中心
按照计划,今年,厦门将制定全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数据库统一技术标准,完善市民库、流动人口库、出租屋库、法人库、空间库以及交通信息库、信用库、视频库等基础数据库,建设全市资源集中、管理规范的大数据中心,连接全市政府公务、社会事务和居民服务事项数据。
与此同时,厦门还将开发部署家庭接入网关,实现手机屏、PAD屏、电视屏、电脑屏多屏同步,实现一站式惠民服务的多屏共享。
也就是说,以后,厦门市民办事将越来越方便,不仅可以通过一个数据库查询多种信息,还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终端来办理,再也不用“跑断腿”了。
打造“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
在此基础上,厦门还将借助“互联网+”、“云服务”信息技术和“i厦门”等服务平台,加强平台智慧融合,重点针对应急处突、物业管理、美化绿化、治安防范等事项,以及社区养老、扶残助孤、购物出行、医疗康复等服务需求,建立社区信息档案智能化管理等特色服务模块。
同时,开发普及“平安铃”、“一键通”等可穿戴设备,并和社区网格化平台联动,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对象提供全天候的应急响应。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实现市12349养老信息化平台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对接,打造“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
越来越多的政务服务将网上办理
根据计划,到今年底,在思明、湖里、海沧3个区将建成一批智慧社区示范点;到2018年底,80%以上的城市社区、60%以上的村改居社区、50%以上的农村社区,将建成智慧社区;到“十三五”期末,全市社区基本建成智慧社区。
什么是智慧社区?以城市社区为例,要求社区内家庭的光纤覆盖能力达到100%,实现4G网络全覆盖,社区政务服务网上申办比例达到80%以上。村改居社区和农村社区对此也有相应不同程度的要求。
厦门还要求社区网格员要采取电话访谈、短信预约、微信沟通、邮件往来等措施,解决入户难问题,引导居民通过网络申请办理公共服务事项和相关证明,让老百姓“多走网路,少走马路”。(记者 钱玲玲 常海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