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司机涉嫌非法运营载客 司机被罚1万元
闽南网4月14日讯 昨日,滴滴平台对与女乘客产生车费纠纷的司机杨师傅做了教育和经济处罚。因涉嫌私家车参与出租车非法运营载客,他也被厦门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处以1万元罚款。
4月7日,一条滴滴司机绑架女乘客的微博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厦门警方初步调查,并不存在绑架,而是滴滴司机杨师傅开错路而引起车费纠纷(详见本报4月9日A11版)。
事情虽然平息,但还是引发不少网友对私家车接入网络约车平台安全隐患的担忧。海都记者调查发现,滴滴、优步、一号专车、易到用车等这些网络约车平台,在司机准入、退出(投诉处理)及安全保障等方面,还未特别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扫一扫,看相关报道
拿证一年即可载客
司机准入门槛低
与出租车司机需有三年驾龄、交警开具的三年无重大事故证明,以及还需通过实操考试相比,网络约车平台的司机准入门槛较低。
既是滴滴快车又是优步等网约平台的陈师傅告诉海都记者,滴滴和优步注册都只需网上提供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进行审核即可,并不需要考试或者其他证明。“当天申请,当天就可上路接客了。”这一说法也得到多位网约司机证实。
海都记者查询滴滴、优步、易到用车官方消息发现,申请成为网约司机十分简单,在驾龄方面,优步、滴滴快车这类司机要求只需驾龄一年;滴滴顺风车则只需要符合国家对于机动车驾驶人的要求。
乘客投诉都是平台自己处理
在退出方面,网约平台对司机的管理也是比较松散。曾是出租车司机的李师傅使用网约平台有3年了,用过滴滴、优步、一号和易到用车等软件。“只是网上注册一下,网约车平台绑不住我们,掌握不了我们多少信息。想做就做,不做就不做了。”
而在维权方面,若出现乘车纠纷,乘客投诉都是网约平台自行处理。这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方式,局限性很大。
滴滴出行公关部华南区负责人李玫介绍,若接到绕路、车辆和实际注册不符等乘客投诉,滴滴平台都会启动调查机制,对司机作出相应处罚;最严重的是永久封禁,不让该司机再加入滴滴平台。
而若私家车因违规被交通执法支队处罚,据多位司机介绍,滴滴可为其报销一部分。对此,李玫也回应,滴滴会对平台上的司机提供必要的帮助。
目前,虽然网约平台已开始对乘客的安全保障做出规范,例如今年,滴滴出行连续出台《安全管理工作指引》,在司机车辆安全审核、事故处理、技术及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规定,规定专车、快车、顺风车需按规投保交强险,专车还需按平台要求的险种和额度投保商业险。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网络约车平台要进一步健康发展,亟待相关的法规来规范。(海都记者 兰京 林秋燕)
□相关新闻
网曝滴滴司机
恶意接单骗“补偿金”
闽南网4月14日讯 昨日,福州网友“陈大”发微博称,用滴滴快车出行时,疑遭司机“恶意接单”,他不但没坐上车,反而付给了司机5元“补偿金”。他怀疑这是司机在恶意接单骗补。
昨日,海都记者联系到该网友陈先生。他说,12日晚9时许,他在白马路想用滴滴打车软件叫“快车”出行,一辆本田锋范车主游先生接了订单,“但之后我打去电话却是关机,地图显示车辆一直没动”。陈先生说,因为系统显示,如果车主没按时到达约定地点可以免费取消,他就想着再等等。没想到5分钟后,系统突然显示车主已在约定地点等候。陈先生又打电话,还是关机,而且也没看到这辆车。因太久没上车,系统就开始自动计费,陈先生这才赶忙取消订单,但是却因为“等待超时”,被扣除了5元钱给车主。
“明明没来接我,居然还要扣我钱”,陈先生觉得不可思议。昨日下午,记者联系了滴滴公司相关负责人,针对陈先生碰到的问题,该负责人解释,经核实可能是遇到“恶意接单”,是在非正常情况车主不接客,迫使乘客取消订单,从而获取“补偿金”的行为。目前,公司已与该车主解约,并会将多扣的钱返还给乘客。
系统明明可以看到车主未到达目的地,为何还由乘客承担损失?该负责人说,目前系统是基于乘客和车主双方利益,进行“赔偿金”等规定,但该负责人也承认,系统在认定精确度上还存在不足,可能会被“钻空子”,目前正在不断改进。(海都记者 徐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