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厦门人谈婚论嫁较理性 给多少彩礼视情况而定

2016-02-22 15:28 来源:厦门晚报 0

  -本报问卷调查显示,厦门人谈婚论嫁较理性、不攀比

  -女方家庭接受彩礼时的态度,对新人婚后生活有影响

  -现实生活中“天价嫁妆”已不新鲜,一些年轻人因此“畏婚”。

  -给新娘多少彩礼最好视家庭情况而定。

  近日,福建莆田一名新娘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让她“一夜走红”的原因是“彩礼”,据说,新郎家给了600万元彩礼,更劲爆的是她娘家的陪嫁竟达一个亿和一架飞机。这个消息在网上疯转,惹得不少单身男女感叹“结不起婚”。然而,剧情很快就发生了逆转,2月19日新郎现身辟谣,称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天价彩礼”和“天价嫁妆”。

  事实上,有关“天价彩礼”的消息近年来频频出现在网络及报端,并迅速引起社会关注。这样的消息刺激着已进入谈婚论嫁阶段的男女,攀比风气蔓延,有些地方的“结婚行情”也水涨船高。每年2月都会有一波“结婚潮”,厦门的“行情”如何?年轻人又是如何看待“彩礼”的呢?本报就此进行了问卷调查。 记者颜梅丽匡惟

  【故事】

  提亲中,双方家长的表现有多种“模式”,这些“模式”多少会对小夫妻的婚后感情起着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作为收礼一方的女方家长,他们的态度可能会给小家庭带来幸福,也可能埋下隐患。而这种影响,却被大多数人忽略了。

  【理性协商型】

  双方家长各有标准外婆一句话拍板让步

  李女士结婚已两年,有一个可爱的孩子。她的丈夫是漳浦人,说起结婚时候的事,她笑了:“当年提亲的时候,我们两家还真的因为彩礼的事闹过意见呢。”

  李女士说,虽然她祖籍河北,但从小在厦门长大。当时的男朋友上门提亲,她的母亲提出要按河北老家的习俗给彩礼。根据当时的“行情”,除了十几万元礼金,还要给一套房子和一套金首饰,包括一条项链、一对耳环和一对手镯。

  李家提出的彩礼让男方感到压力太大。“来提亲的是我丈夫的四叔,他当时一听这个要求,都蒙了。”李女士说,男方家人回复说只能按他们老家的标准来算,坚持彩礼给一套房子、60克重金块和6万元礼金。

  “他家也不是富贵人家,这样的彩礼在当地已经算是中等偏上水平了。”李女士说,就在双方家长都不肯让步时,她的外婆说话了。经外婆拍板,李家退让一步,尊重男方提出的彩礼标准。

  “外婆说,送彩礼只是一种形式,只要我们在一起生活好就行,不应该因为彩礼伤感情。”李女士说,她一直对外婆心存感激,如果不是她的通情达理,这桩婚事很可能就谈不成了。

  【尊重形式型】

  男方送来10万彩礼女方家长只收1.2万

  “结婚后婆婆一直对我很好,我觉得这和当初收彩礼的事有关。”彭女士今年春节是跟丈夫去婆家过的。丈夫家在农村,家境一般,因此彭女士的父母在商量女儿结婚大事时,就说好只要男方象征性地给1.2万元就可以了。

  提亲的时候,男方家里带来了10万元彩礼,但彭女士父母只拿了1.2万元,其他的都交还给男方,让他们留着办酒席用。

  彭女士说,父母并不在意男方能给多少彩礼,收下1.2万元的彩礼也只是作为嫁女儿必要的形式。“我妈说,按厦门习俗嫁女儿要收‘屎尿盆钱’,这也就算是个礼数吧。”她说,父母结婚的时候,也没有给多少彩礼,但他们一直很恩爱。

  彭女士说,婆婆是个朴实的农村人,刚开始还担心拿不出更多的彩礼,会被“城里人”瞧不起,甚至还想象过可能会受到刁难。而彭家的态度,让她的婆婆改变了对“城里人”的看法。“在他们那里,女方收彩礼时可不是这么好说话的。”彭女士说,父母的做法让丈夫一家都很感动,两家也因此增进了感情。

  【善解人意型】

  女方只要求“心意到”男方折衷两地行情

  家住同安农村的张女士,去年年初开始为儿子准备婚事,而上门提亲是最让她紧张的。“我就这么一个儿子,攒了大半辈子的钱,就是为了给他娶媳妇的时候用的。”她说,儿子和准儿媳是自由恋爱的,只要是她能承受得起的,女方开多高的价都愿意给。

  话虽这么说,但张女士心里还是有些不安。她说,准儿媳也是同安人,但两家所在的区域,彩礼的“行情价”还是有差别的。张女士所在的村子,彩礼一般是5万元左右,但女方所在的地方“行情价”要8万元左右。

  提亲的结果让张女士有些意外,女方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难说话”,他们表示“彩礼根据自家情况,你们定就好,心意到就行”。对方的善解人意,让张女士也决定“不能太小气”,尽管家里经济条件有限,她还是根据双方所在区域的行情价,折衷送出6万元彩礼。

  “她家很满意,什么都没说,欢欢喜喜就把婚礼给办了。”张女士说,以前总听说有人开出天价彩礼,这次亲自操办过婚礼后,感觉大多数家庭只是把彩礼当成一种礼仪和心意,极少有人是想通过彩礼来“赚钱”的。

  【毫无怨言型】

  让男方“给多少都行”彩礼全部返还小夫妻

  翔安马巷的陈女士和丈夫是初中同学,算得上“青梅竹马”的他们,去年底进入谈婚论嫁环节。两人的家都在农村,彩礼自然也要按习俗来。

  陈女士说的娘家在洪溪村,当地的彩礼行情一般是13万元左右。男方提亲时曾主动问过女方的彩礼标准,陈女士的父母回答,自家只有两个女儿,生活压力不大,男方给的彩礼也会当作嫁妆全部返还给小夫妻。至于彩礼的标准,他们表示尊重孩子的意见,并让女儿开个价。

  不过,陈女士也说不出要多少,最后她的父母就让男方根据他们自家经济情况,“给多少都行”。男方送来的彩礼是106800元,虽然比陈女士娘家的行情略低,但她的父母都不计较,毫无怨言。他们说,彩礼多少只是心意,不希望把子女的婚姻当成买卖讨价还价。

  “钱再多也是一时的,最重要的是他能不能给你安全感。”陈女士说,这也算是父母给她的忠告。

  【数据】

  超七成市民认为

  厦门“行情”较理性

  针对彩礼,本报通过网络向厦门市民发起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厦门人在提亲时由双方家庭共同协商彩礼金额,而女方家庭替男方考虑会更多一些,彩礼标准一般不超过10万元。

  已婚市民中,73%表示筹办婚礼过程中没有因为彩礼发生争执,27%承认双方家庭确实因彩礼有过小摩擦,但都顺利协商解决了。有一成受访者建议废除彩礼,原因是容易引发矛盾或会加重男方的经济负担。

  【观点】

  【民俗专家】

  传统礼节包含美好祝愿,适度适当即可

  同安民俗专家蒋大营说,近200年间,民间的婚嫁形式随着社会变迁,不断发生变化。在男方向女方提亲的这场“重头戏”中,彩礼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种礼节,彩礼包含着双方家庭对新人的祝福,是不可替代也是很难取消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一部分人存在攀比或炫富心态,彩礼的行情也水涨船高,出现“天价彩礼”也就不奇怪了。蒋大营说,虽然如此,但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由于经济条件和观念的差异,“天价彩礼”并不会引发跟风。

  “彩礼是一种传承至今的传统民俗和礼节,某种程度上来讲,也代表着父母培育子女的责任和心意,寄予着两个家庭对新人的美好祝愿,适度、适当即可。”他说,如果给彩礼赋予太多物质意义,会让这个传统习俗变味。

  【大学教授】

  理性看待“天价彩礼”,量力而行不攀比

  厦门大学社会学教授朱冬亮表示,两个原本陌生的家庭因婚姻联结在一起,彩礼起着确定和强化双方关系的“纽带”作用。由于各地风俗差异较大,“天价彩礼”多出现在经济快速发展起来的农村,他认为,对这种现象应以包容和理性的心态看待。

  朱冬亮说,农村是个“熟人社会”,面子很重要。“天价彩礼”或“天价嫁妆”背后其实有多重意义,首先不可否认的当然是对婚姻的美好祝愿,但在个别地方已经走向极端,结婚中的“攀比”和“炫富”变得更重要,夫妻感情和家庭承受能力反而被忽视,“面子”超越了家庭实际经济情况。

  集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巨东红说,彩礼作为婚礼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应符合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观念,但无论金额多少,都不能简单地用“好”“坏”来评判。“商量彩礼应量力而行,不要攀比,如果为了结婚而负债累累,那就只能是自讨苦吃了。”她说。

  厦门较少听说有“天价彩礼”或“天价嫁妆”的事,朱冬亮表示这与厦门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社会风俗有关。“厦门主要以工薪阶层为主,城市化程度相对较高,市民相对比较理性。”他说。

  巨东红认为,厦门市民的性格比较低调内敛,因此不太容易形成过度攀比的现象。

  【说法】

  有几种情况,彩礼可以要回来

  如果提亲时彩礼已经送出,但因各种原因最终取消了婚约或离婚了,彩礼还能要回来吗?对于现实生活中曾发生过的这种情况,福建远大联盟律师事务所徐林武律师认为,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

  他说,司法实践中对“彩礼”有严格的针对性,必须是基于当地的风俗习惯,为了最终缔结婚姻关系而支付的财物,属于传统风俗。如果是符合风俗习惯的彩礼,根据《婚姻法》相关规定,有几种情况男方可以要回彩礼。

  比如,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或是虽然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还没有共同生活的。另外,如果婚前给的彩礼造成男方婚后家庭生活困难的,也可以要回彩礼。要回彩礼的前提条件,后两种情况必须是双方离婚。

  对于不符合“彩礼”风俗习惯的财物给付,则视为一般赠与行为,男方不能要求女方返还。

  那么,应当返还的彩礼范围如何界定?徐林武说,由于彩礼可能被用于购置双方共同生活的物品,事实上已经转化为共同财产,或者已在共同生活中被消费。因此,离婚时可将彩礼的返还与分割共同财产一并考虑,在分割财产时体现彩礼的返还。

  为了避免因取消婚约或离婚导致的彩礼纠纷,徐林武建议双方家庭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根据双方约定的彩礼标准形成一份协议,或者通过银行转账留下记录,一旦发生纠纷可以作为凭证。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汤圆高糖高热量 元宵佳节应景还请量“粒”而行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