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越剧人鲁广廉讲述与厦门的不解之缘 剧迷很热情

2015-12-26 08:07 来源:海西晨报 0

  越剧人鲁广廉讲述与厦门的不解之缘 剧迷很热情,坚定留厦决心

  鲁广廉今年71岁,出生于杭州的他14岁就跟随父母来到厦门,而他和厦门的缘分,要从一出出柔美的越剧说起。

  鲁广廉说,厦门是一座包容性强的城市,能容纳各种文艺文化。剧团中一些同伴因为热爱越剧,长久地留在了厦门。

鲁广廉在排练拉二胡。记者彭怡郡 摄

鲁广廉在排练拉二胡。记者彭怡郡 摄

  出身世家 来厦入越剧团

  鲁广廉出身越剧世家,他的父母都在厦门文艺越剧团工作,鲁广廉有很浓的越剧情结。

  鲁广廉说,他小时候一直被寄养在老家的外祖父母家中。直到14岁那年,鲁广廉被父母接到厦门来念书。之后,鲁广廉加入了厦门越剧团,在团里负责拉二胡,是剧团里的主弦。1980年,鲁广廉考上了艺术学校导演班,毕业后成了越剧团的导演。

  剧迷热情 助力放飞梦想

  鲁广廉说,越剧团在厦门有一群狂热粉丝,为他的越剧梦提供了成长的空间。

  越剧团曾有一次在杏林演出,只能容纳1000人的场地挤进了两三千人,戏迷们蹲在地上、爬上横梁,只为一睹演员们的风采。1978年,越剧团第一次在厦门教工之家上演《梁祝》,连演一个半月,每场都座无虚席。后来,越剧团又排演了《碧玉簪》,连演100多场,盛况持续了3个月。

  剧迷的热情和投入,深深感动了鲁广廉等人,更加坚定了其扎根厦门的决心。虽然越剧团曾被两度取消,但鲁广廉等人的越剧梦并未因此中断。

  重建剧团 聚集爱好者

  2005年,一群当年越剧团老演员找到了鲁广廉,希望能重建越剧团。2005年11月,厦门芳草越剧团成立。在湖里区文化中心的帮助下,越剧团有了固定排练的场地。

  鲁广廉说,现在越剧团里的演员们大部分都是年轻的外来务工者。他们痴迷越剧,白天上班,晚上排练,有些演员还为此在厦门扎根立户。

  龙岩的陈彩华2006年来厦门打工,后来加入了越剧团。不久后,陈彩华家人想让陈彩华回老家,但陈彩华舍不得离开越剧团,坚持留在厦门。最终,陈彩华对越剧的热爱感动了一家人,全家为此搬到厦门。

  这样的演员在越剧团中并不少见。鲁广廉说,厦门是一座包容性强的城市,能容纳各种文艺文化。也因为如此,他和越剧团的演员们愿意留在厦门,完成他们心中的越剧梦。晨报记者 彭怡郡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男子到处“飞”只为偷东西 曾周游马尔代夫、迪拜等地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