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冬天老人和儿童要当心低体温症 为病人加热有讲究

2015-12-25 08:45 来源:海西晨报 0

  前阵子,厦门进入了“速冻”模式,市区气温一度降到10℃以下,而山区更是低到5℃以下。最近气温虽然又有所回升,但下一轮降温也很快会到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当心低体温症找上门。

  体温低于35℃要当心

  当我们的体温高于37.5℃,就是发烧;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我们的体温也有下限。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终身教授陈治卿介绍,低体温症发病的原因主要是有些人体内产热少,体温调节功能差,在寒冷环境中从皮肤丢失的热量多,不能使体温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有时即使室温很低,人体也可能感觉不到,当体温下降到35℃以下时,就会发生“低体温症”,需要立刻接受医学治疗。

  陈治卿表示,出现严重的“低体温症”时,常有意识障碍、颈项强直、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60岁以上的老人和儿童由于身体调节机能相对较弱,是这种病的高危人群,在气候特别寒冷的冬季,死亡人数都会高于一般季节,因此要特别当心。

  为病人加热有讲究

  我们要如何预防低体温症的发生呢?陈治卿表示,首先要确保外环境是温暖的,即有一个温暖的居室、柔软御寒的床铺和衣服。户外运动时不可以穿全棉内衣,通常穿化纤的内衣即可。

  此外,为病人加热时,要注意部位,从身体的中间部位开始加温,即胸部、颈部、头部以及腹部。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电热毯,或者裹着蓬松、干燥的毯子、衣物等,通过皮肤接触的方式加温。医生提醒,热的饮料可以帮助提高身体温度,但是不要喝含酒精的饮料,也不要试图给丧失意识的人喂饮料。

  医生表示,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医生又无法及时赶到,患者可能出现无意识或无心跳、无脉搏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需要立刻对患者进行急救,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需要一直持续到患者体温回升,患者有回应或是可以进行医学救治。

  陈治卿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终身教授,从医40多年,擅长神经内科、老年康复的临床研究,厦门市首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曾赴香港深造老年康复一年,创建厦门市首个老年科。对老年无症状性脑梗、眩晕、血高凝、老年高血压、老年骨质疏松、骨关节炎、老年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血脂代谢紊乱、睡眠呼吸暂停、老年性痴呆、老年抑郁、失眠等疾病诊治具有丰富经验。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喝豆浆不会导致乳腺癌 豆浆必须煮熟否则会中毒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