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天一冷就有人抑郁 专家支招如何安度“郁郁秋冬”

2015-12-02 09:49 来源:海峡导报 0

  厦门好不容易度过了漫长的夏季,进入了秋冬季节。您是不是觉得耳边渐渐出现了这种抱怨:灰蒙蒙的天气,简直让我做什么都没心思!实际上,每年到了秋冬季节,有相当一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感觉:容易多愁善感、情绪低落、做事情提不起精神、注意力容易分散、早上不想起床、困乏多眠,有的人还会暴饮暴食……这就可能是季节性情绪失调了。

  气候变化引发心理“低气压”

  40岁的吴女士,是某公司的中层,每到这个季节,她就发现自己变得情绪不稳,总是处于“低气压”状态。“找不到开心的事,也不想和人讲话,不爱做事,一做事又容易烦躁,晚上也睡不好。”吴女士说,她发现最近自己上班的精力下降,整个人的状态都变得很不好。无奈之下,她找到了心理医生为自己梳理情绪。

  仙岳医院精神科的王争秒医生分析,吴女士的这种情况可能是出现了季节性情绪失调,这是一种因天气变化而产生的情感障碍或情绪失调,多出现在秋冬季,多发于一些常年在室内工作的人,尤其是体质较弱或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阳光明媚的好天气会对情绪产生积极影响,使人变得乐观,而秋冬阳光较为缺乏,则会令人心情不佳,甚至抑郁。”王争秒说,人脑中有一个叫做松果体的腺体,它对于光线的感知十分敏感。当感知到足够的光照时,细胞活动会降低。而一旦环境变暗,或无法接受阳光照射,它便会变得活跃并抑制人体内某些激素产生。而这些被抑制的激素里,恰恰有激发人振奋作用的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所以在这个季节,人容易出情绪低落,甚至萎靡不振的情况。

  如果恰逢长期阴霾,人的活动主动性也会大大降低,容易出现全身疲乏无力、情绪低落、烦躁不安、悲观厌世等情况。对部分患有抑郁症或者季节性情绪失调的人来说,这样天气会令他们坐立不安,情绪失控,加剧他们自杀的风险。

  在临床中,医生发现阴暗的天气会使不少人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一遇到持续的阴暗天气,心理咨询室的患者也会较平时有所增加。另外,阴暗的天气,也可能带来一些器质性疾病,如因空气流通差,容易加重呼吸道感染,常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会感觉胸闷、呼吸困难,容易导致病情加重。

  专家支招如何安度“郁郁秋冬”

  实际上,根据临床调查,季节性情绪失调多见于女性,常年在室内工作的白领(尤其是体质较弱或极少运动者)以及对寒冷比较敏感的人更易出现季节性情绪失调。天气变化虽然无法改变,但人的情绪却可以调节,在这样的天气里,想要赶走自己的“坏心情”,医生建议尝试多种措施。“女性可化淡妆,穿上颜色鲜艳的衣服,男性则可让自己穿精神点,这都能让自己振奋起来。”王争秒医生介绍,建议将室内冷冰的白炽灯更换成暖色系,如暖黄色,也能让人从视觉上产生温暖的感觉。

  特别是在遇事尽可能地与家人朋友多沟通、多商量,不要把所有事情都闷在心里,要多跟家人朋友商量,获得他们的帮助;多到户外活动散心,参加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多晒晒太阳。

  医生提醒,若发现自己负面情绪过多,无法调整,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甚至产生悲观想法,一定要及早就医,专科医生会给出个体化的建议及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早日走出低谷。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截至上月厦门房价已连续一年保持全国第四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