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归博士邱云峰在西藏:晒黑变瘦 一切都值得
11月10日,天气依旧晴朗,这里的阳光很充裕。
行走在西藏林芝,我遇见了很多人很多事,给了我很多意外和感动,其中有个人,我想聊聊他。因为,他的出现,让我意外与感动并存。
这个人叫邱云峰,他是一名海归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是厦门派出的一名援藏干部。
海归博士邱云峰
晒黑、变瘦 他说一切都值得
在去西藏之前,他是厦门市公路局高级工程师,现任米林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这就是邱博士,是位海归哦。”当旁人帮我介绍起这位瘦瘦高高、皮肤黝黑的男士时,我有点意外和诧异。在见到他之前,我就听说厦门援藏干部中有一名海归博士,那时候,怎么都想不到,一位学霸竟然如此瘦黑。
要想富,先修路。没错,邱云峰就是来修路的。作为厦门交通系统第一个来援藏的,邱云峰说,他并无前人的工作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从到达米林县的第二天起,就迅速投入工作,对全县8个乡镇公路交通发展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对全县道路交通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他说,自己以前并没有这么黑,天天上山下乡的,高原上强烈的紫外线又特别强,晒黑也是自然的,“朋友说我晒得很黑,瘦了很多,不过这一切值得”。
修建桥梁 解决村民出行难
很快,邱云峰摸索出了工作思路。他跟援藏干部和当地干部一起商量出了米林道路的建设思路,“优先建设涉及农牧区农民生产生活出行的道路交通,优先建设或完善能提高县域整体联通水平的道路”。
邱云峰开始援藏之时,正值西藏雨季,公路损毁较多。“我们要及时解决群众出行难题。”邱云峰他们经过结合交通专项调研,第一个急需解决的交通援建项目很快确定——米林县扎绕乡吞布容村桥建设项目。
这座桥穿过河,是吞布容村山里人出来唯一的通道,村民有200多人,雨季一到就成了危桥,它成了重点援建的第一个项目。
邱云峰积极想办法解决修建资金。后来,他利用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和厦门市公路局领导进藏考察项目的时机,落实了交通援建项目的资金。当我来到米林县时,这一项目已圆满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解决了当地群众出行的难题,并获得了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
投身米林 他无怨无悔
同时,针对米林县拥有众多美景、吸引很多游客的情况,邱云峰等还提出,对现状旅游道路沿线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优先对安全隐患较严重的路段实施安保工程。邱云峰说,没有好的道路,就会影响游客进入米林旅游,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到米林旅游经济发展,所以景区道路的建设也很有必要。
作为一名海归博士,邱云峰说,援藏除了让他发挥自己的专业管理技术水平外,更让他收获了很多东西。“对于我的援藏工作,当地干部和群众以及各级单位的热情指导和大力支持,成为我做好援藏工作的不竭动力”。
邱云峰说,热情待人,积极工作,及时沟通,融入当地群众干部中,成为了他工作顺利开展的制胜法宝。“在西藏,我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帮助米林县交通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无怨无悔”。(特派记者 骆余民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