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港避风坞景观改造提升方案出炉 公开征集意见
沙坡尾景观改造很快就要动工了,修缮路面、改造立面,重建接官亭和观景平台……一片砖、一块瓦,都不忘“留住乡愁”的初衷,以唤醒海港城市摇篮的记忆。
昨天,厦港街道党工委书记姚玉萍说,经过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和多次组织专家讨论,《厦港避风坞景观改造提升方案》已出炉,即将进行改造招投标。正式动工前最后一次公开征集意见,为期一周。“再次公开,是为了征集更好的意见和建议。”她说。
如果您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可发送至邮箱1941991574@,请注明“沙坡尾改造”。
【改造】
有机更新,先从内侧道路及房屋立面着手
沙坡尾位于厦港街道的中心区域,是厦门最为古老的港口,明代以前有“玉沙坡”的美称。
据史料记载,沙坡尾厦门港一带曾渔业兴旺发达,片区内遍布船厂和码头,人丁兴旺,商业繁荣。“沙长数百丈,上容百家,税馆在焉。风水淘汰,毫无所损……”从清同治年间的厦门港沙坡尾地图上看到,当时沙坡尾只是厦门港的一处沙滩,避风坞的雏形可见,面积大约是今天的3倍大。通过石桥进入港湾,内有龙王庙、朝宗庙、船厂、水操亭等。不过,这些景观在解放前大规模市政建设及“文革”期间被毁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厦门城市中心转移,人口外流,片区由于建筑年代久远,内外部基础设施普遍老化且不齐全,沿线路面狭窄、凹凸不平,坑洼破损,严重影响居民及游客出行安全。靠避风坞一侧的楼房历史违建严重、脏乱无序;靠民族路、大学路一侧房屋骑楼外观破损、缆线杂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同时,沙坡尾文化底蕴雄厚,疍民文化、渔港文化、手作文化、传统社区文化和特色创意文化等资源丰富,但挖掘力度不足,部分已濒临失传,片区文化产业带动乏力。
今年,思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沙坡尾片区发展,把其列为三个旧城改造示范点,并下大力气推荐沙坡尾片区有机更新,着手从环避风坞内侧道路修缮及房屋立面(屋顶)改造,以“留住乡愁”为主线,包括改造朝宗宫戏台、重建接官亭、还原坞界界碑和保护渔船铁圈拉环等,涉及历史渊源和文化的保护,以唤醒海港城市摇篮的记忆。
据介绍,沙坡尾片区拟提升改造区域面积约75187平方米。其中,避风坞水域面积30724平方米;环避风坞内侧沿线(靠民族路、大学路一侧)占地面积10922.6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20000平方米;环避风坞外侧(靠演武大桥一侧)占地面积约33541平方米,房屋总面积36050平方米。
【奖励】
以奖代补,立面改造最高给予80%奖励
由于环避风坞内侧区域房屋具有公共历史空间价值,为充分调动片区居民的积极性,思明区政府10月27日下发了《厦港街道环避风坞内侧房屋立面和屋顶提升改造以奖代补实施方案》,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到2017年6月30日截止。
根据方案,立面改造按照指定设计风格,经厦港街道沙坡尾片区立面和屋顶提升改造工作小组审批,进行立面改造的项目。竣工后,报区财政审核中心审核,政府按外墙立面整修总价总额(不包括内部土建、装修及水电部分)予以一定比例奖励。其中,拥有房屋产权面积部分,按改造立面面积给予80%奖励。
屋顶按照指定设计风格,经厦港街道沙坡尾片区立面和屋顶提升改造工作小组审批,进行屋顶加固、修缮、美化的,竣工后,报区财政审核中心审核,政府按屋顶改造资金总额的80%给予奖励。居民对房屋居住环境及条件有要求、需要置换房屋的,可向政府申请房屋置换,置换后原房屋产权归政府所有。
改造项目申请主体属于低保、残疾、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及重点优抚对象的,除享受本方案相关政策外,可额外参照厦民〔2013〕220号文件精神申请补助。
【改造亮点】路面改造
改造效果图
现状图
【改造亮点】接官亭
改造效果图
现状图
接官亭是古代用来接待从厦门官员出去后回来的地方。据相关文献记载,沙坡尾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渡口,是古时厦门到台湾的重要历史港口,这里就曾坐落一座接官亭。如今,重建接官亭,对密切闽台两地交流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改造亮点】沙坡尾游客服务中心(含博物馆)
改造效果图
现状图
大学路34—36将改成沙坡尾游客服务中心,方便市民和游客到沙坡尾旅游观光。内部还将建沙坡尾博物馆,欢迎市民就博物馆如何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改造亮点】休闲平台
改造效果图
现状图
现状: 渔监局旁水动力差,垃圾堆积,景观效果差;路面道路狭窄,路面凹凸不平,而且潮水退去,淤泥、排污管线裸露。根据改造方案,此处增设观景平台,且将在原墙面张贴老照片,展示沙坡尾历史文化魅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