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闽南文化 > 泉州民间手工艺术 > 正文

闽南传统民间手艺:传承百年的花包技艺(图)

2016-07-14 14:40 来源:闽南网 0

  鸿山镇东埔一村有个做花包的世家,那里做的花包已经有100多年历史,我慕名来到东埔一村参观。

 时间:7月12日 地点:鸿山镇东埔一村 天气:晴

­  从东埔渔港旁边的沿海大通道走进东埔一村,沿着一条古老的小巷子拾阶而上,步行大约六七百米,就来到了这个做花包的世家。

­  太阳很大,这户人家的门前因为搭盖了遮阳棚而令人顿觉凉爽。遮阳棚下,男主人邱志胜和妻子正在忙碌,他们整理着刚出锅不久的花包。花包整齐地摆放在钢丝架上,个头都有小脸盆那么大,摸上去很柔软,让人顿时来了食欲。

­  “花包是群众在特定的民间习俗时用的,我家的花包从清朝末年就开始有了,那时生活艰辛,民不聊生,生活在石狮沿海一带的人们日子过得很拮据,我爷爷的父辈们为了生计,就想到了做花包卖,挣一些钱贴补家用。”邱志胜告诉我,他的先辈们因为当时的生活境遇所限,花包的用料比较一般,用的是普通甚至是下等的面粉,每个花包的个头也很小,仅仅比平常吃的馒头大一点点。

      从他这一代开始,对花包进行了改良,用料全部用上等的面粉,每个花包的重量都在500克左右,最小的也有300克。花包里面最早是没有包馅的,现在花包里不仅有黑芝麻,还有冬瓜、白糖、花生、粉糕、香蕉油等。这些花包在做祭品后,可以拿来食用,味道非常好。

­  因为卖相好,如今邱志胜家的花包不仅在石狮本地很畅销,还销往晋江、泉州、厦门、莆田、三明,福州的客户也来向他买。

­  “花包是我们家族传了100多年的手艺了,我会把它继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邱志胜说。(张军璞)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闽南传统民间技艺——永春纸织画( 图)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