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闽南文化 > 泉州民间手工艺术 > 正文

漳州民间手工艺——蔡福美传统制鼓

2016-07-04 15:35 来源:国家数字文化网 0

  “蔡福美”鼓铺字号创立于乾隆年间,子孙相传已十三代。蔡福美鼓铺所制的鼓共分:庙鼓、狮鼓、龙船鼓、剧鼓、腰鼓、红鼓、小潮鼓……等共13个品种20多个规格。除了鼓面大小不同,连声音也分有高低。蔡家鼓早在清代中叶就畅销闽、粤、台。经过200多年风雨的洗礼,漳州蔡福美鼓铺以其讲信用、重质量、鼓声纯正、美观耐用的风格在漳州乃至福建制鼓界独树一帜,历久不衰。

  “蔡福美鼓铺“创立于乾隆初年(1740年左右)。最初在龙溪县(今漳州市芗城区马公庙一带)以制斗(十五市斤圆斗)闻名。"蔡福美"字号创立于乾隆年间,代代相传至今已有200多年。福建省各寺庙使用的鼓,八成以上都是这里制作的。已故的蔡龙潭老艺人与他的祖辈,在海峡两岸制鼓界颇有名气,在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一带享有"鼓神仙"之雅称。

  蔡福美鼓铺的师傅们经长期研制对比,确认唯有韧性十足的南方水牛皮最适合制鼓。蔡福美鼓铺所制的鼓共分:庙鼓、狮鼓、龙船鼓、剧鼓、腰鼓、红鼓、小潮鼓等共13个品种20多个规格。除了鼓面大小不同,连声音也分有高低。蔡家鼓早在清代中叶就畅销闽、粤、台。

  经过200多年风雨的洗礼,漳州蔡福美鼓铺以其讲信用、重质量、鼓声纯正、美观耐用的风格在漳州乃至福建制鼓界独树一帜,经久不衰。如今,蔡福美鼓铺由蔡龙潭的长孙蔡志强接掌传承。

  据台北师范学院音乐研究所资料证实,台湾制鼓业拥有两大传承脉络,其中之一是以蔡心匏为首的漳州派系。而在台湾制鼓业被俗称为"媳妇师"的蔡心匏正是漳州蔡福美鼓铺第十三代传人蔡志强的叔公祖。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的传承谱系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