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戏:南海明珠 以丑演美华夏一绝
泉州网 2016-11-01 16:16
“把丑角演绝了,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连升三级》的表演艺术集中挖掘、继承了高甲戏丑行表演特色,除了两个旦外,其余几乎是丑角。包括冠袍丑、公子丑、方巾丑、破衫丑、家丁丑。甚至花脸的魏忠贤、老生的崇祯皇帝,都是丑的形象。故事结构以传统表演艺术组织节奏,烘托感情,刻画性格,突出高甲戏丑角表演特色和深厚的地方戏色彩,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封建社会“百丑图”。
《大河谣》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
1993年,刚创排不久的 高甲戏《大河谣》参加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南方片),荣获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等一系列奖项; 1994年4月,《大河谣》获文化部“文华大奖”;1994年7月,《大河谣》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成为福建首个入选“五个一工程”的戏曲节目;1994年11月,《大河谣》获中国剧协“曹禺文学作品奖”。
《大河谣》围绕治理黄河展开戏剧冲突,将记载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荣辱兴衰的黄河作为描写对象,选材独特。在对剧中人物潇洒、幽默的性格特征和深沉、执著的科学精神,以及复杂的生命体验、丰富的生活和壮志未酬的悲剧人生的描写中,作者将寻求独特的创作视角作为主动的艺术追求,并且很好地融汇到作品的主题之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