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闽南文化 > 历史文化 > 正文

泉州姓氏的四大来源 揭秘咱厝“姓氏密码”

2013-06-13 08:32 来源:东南早报 0

开闽三王祠保留了明清建筑风貌,建筑群构建精巧,独具匠心。

记者探访泉州王氏最大聚居地之一安溪长坑乡——

繁衍1059年 王氏裔孙达10万人

公元954年,安溪长坑乡开基始祖管斌公和他的弟弟们,跟随父亲迁至长坑并在此繁衍生息。如今,长坑王氏裔孙已经多达10万人,长坑乡王氏常住人口达2.4万人,长坑乡俨然已是开闽三王入闽后,王氏在泉州的最大聚居地之一。近日,记者走进长坑乡,探访背后的故事。

寻访古迹

“草苑”建成1059年 系长坑王氏“根据地”

寻访长坑王氏的历史印迹,有一个绕不开的“根据地”——长坑乡华美村城门口的草苑大宗祠。这里既是安溪长坑王氏的发源地,也是敦宗睦族、寻根谒祖的圣地。

近日,记者来到长坑乡华美村。进入村子后,徒步百余米,一座富有闽南建筑特色的大宗祠映入眼帘。屋脊燕尾高翘,墙壁梁栋装饰人物故事、花鸟瑞兽,更显金碧辉煌。祠内存有祖传文物“进士”、“武魁”等匾额,还有台湾政界名人王金平所题赠“源远流长”匾额。

长卿王氏宗亲理事会会长王猛旺介绍,安溪长坑王氏的开基始祖管斌公是开闽王王审知的曾孙,因祸乱不断,他和四个弟弟在随父亲移居南安英都两年后,迁至长坑并栖身此地。公元954年,管斌公选址城门口,择穴筑祠,取名“草苑”。“当时这地方是一片草地,地形就像‘蜘蛛结网’,这在风水学上是‘富地’的象征。”

时光荏苒,1059年过去了,草苑大宗祠成为长坑乡王氏祭祖谒拜的祠堂。

2010年5月,为举办大型迎祖祭祖活动,全族出动重新修葺,在厅里铺上板材,柱子、神龛等全部油漆,内外埕沟廊铺上条石,所有联对鎏金。埕前还征用了1000多平方米土地,建为广场,四周绿化。古祠重光,雄伟壮观。

1998年,草苑大宗祠被安溪县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授石碑立传;2000年,草苑大宗祠被评为“泉州名祠”,授铜牌留芳。

如今,长坑乡华美村、长坑村、文坪村、下林村等四个村庄,以及邻近的玉湖村,共2万余村民以此为祖祠。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二,草苑大宗祠都要举行隆重的官式祭祀活动,慎终追远,缅怀先祖。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闽南文化节周日晚开幕 海体中心周边禁停
下一条:第七届闽台对渡文化节 2000多人雨中共狂欢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