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闽南文化 > 历史文化 > 正文

永宁平粜会

石狮日报   2023-07-13 09:52

  如今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善和富足,“平粜”一词已日益少见,我们也很难想象在几十年前民众普遍缺米少粮的情景。

ee9ca127-4c9f-41d3-96b2-14a17b0ea724.jpg

  近日,笔者在石狮永宁看到了平粜会旧址。走入该建筑,刹那间,笔者的思绪被带回到那段艰辛生活和华侨们救济纾困的岁月。

  永宁平粜会旧址位于永宁溪源境,由旅菲华侨郑尊良建于1934年,1936年落成。它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层洋楼,一层条石结构,二层为红砖壁。楼前部分,为双层水泥露脚架,后部格局为三开间二榉头的中国式民居。正中为大厅,两旁各有大房一间,厅前有横廊,廊前则为石天井。二楼的天井口装有围栏,颇有当今楼中楼的味道。二楼天井上,还建有大玻璃窗,以加强整座房子的采光。

  抗日战争爆发后,这座房子刚落成不久。由于日寇的封锁,外地的粮食难以运入,当时旅菲华侨为疏解家乡断粮之危,立即发动各地的华侨踊跃捐款,并联系福建救济会进行协助,接运大米到永宁平粜。与此同时,他们通知在乡的热心人士组成平粜会,遣人往泉州接米返乡。

  因该洋楼宽敞亮堂,且厅廊、天井均用石板铺成,易于打扫,故借为平粜会发售场所,当时来买平价米的人争先恐后,络绎不绝。不久,华侨倡办平粜会善举被晋江各地竞相仿效,十分兴盛。(陈嫣兰)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上交所:将推动上市公司进一步加大分红力度
  • 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亮点前瞻
  • 中央和国家机关新任部门党组(党委)领导班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