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闽南文化 > 风土人情 > 闽南建筑 > 正文

石湖郭氏古墓群

石狮日报   2024-02-01 15:42

  近日,笔者在石湖六胜塔边发现一明代杰出教育家、著作家郭伟的碑铭。后得知,该碑铭是石狮市回族经济与文化促进会为其树的碑记。

011eb253-9a9d-4a92-a829-9c6897fecd78.jpg

  郭公,名伟,字洙源,生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泉州府晋江县二十二都石湖人氏。郭伟少年便以天赋超凡、文才出众而闻名,后来更是因为编撰出许多著作而史称明代著名教育家、著作家。关于他的作品,如今北京、南京、泉州等文史馆,乃至石湖郭氏宗祠均有收藏。

  据了解,2007年初,有关单位将位于石湖码头疏港二路一侧的郭伟公祖墓,以及临终返祖而原先葬于惠安百崎之石湖乙甲郭氏开基祖廷魁公祖墓,同迁移至现位于六胜塔文物保护区内之石湖乙甲郭氏一世祖言路公祖墓侧畔,以合建一座墓园。

  泉州港系海上丝绸之路最为主要的港口,石湖港是泉州港的主要锚泊、补给和候风港,也是泉州港的主要组成部分。自唐宋以来,石湖成为商贸咸集、繁华富庶、东海一隅之繁华重镇,郭伟就出生在这里。石湖乙甲郭氏回族先祖是宋元(海外)来泉州通商的阿拉商旅开拓者之后裔。据百崎族谱记载,德广为泉州法石开基祖,其子仲远开基于惠安百崎。仲远公生五子,第四子为仕敏公。仕敏公有子九人,第八子为廷魁。廷魁“出祖晋江石湖”。廷魁公因离开百崎到石湖落户,此后百崎族谱除载其“出祖晋江石湖”外,就不再为其立传了。1987年10月,泉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石湖郭氏村民恢复回族成分,澄清了石湖郭氏村民的民族归属。

  石狮市回族经济与文化促进会为支持石湖港的开发建设,于1998年2月将坐落于石湖金钗山侧的石湖乙甲郭氏一世祖言路公及夫人蔡氏的合葬鸳鸯墓迁建于石湖金钗山北麓的三宝溪畔,该墓系龟形花岗岩石结构,墓碑石为半月形,碑面上有满月及卷云纹饰,具有汉回文化相融合之特色。因言路公的后裔在明清时大批移居台湾,该墓是研究闽台渊源及通商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是研究汉回民族相融合和石狮市少数民族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不久前,该墓正式被列为涉台文物保护单位。(陈嫣兰)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辽宁省四市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
  • 全国工信系统表彰291个集体和463名个人
  • 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交接 神十九航天员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