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逆流成河剧版和电影哪个更好看 电影与小说版有何不同

爱秀美   2019-07-10 17:18

  电影版的《悲伤逆流成河》实现了对作品的影视化重建,编剧十分注重细节的填充,极大的丰富了作品。为了更好地完成人物形象的立体化塑造,编剧选取了诸多典型的物件,比如花和易遥的书包以及那块绿色毛巾,从而加强了人物的关联性

  影视剧特殊的表现形式,决定了语言处理必须更贴近日常的交流。但是编剧只结合了地域性的特色,对角色的身份定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编,却忽略了对小说语言的改编。电影继承了小说的语言风格,语言细腻,格调深沉冷静。

  首先电影版的台词刻画太小说化,特别是易遥和齐铭之间的独白对话显得太做作不真实。易遥因为高血压晕倒,只好在医院里挂点滴。这时易遥对齐铭说:“齐铭,你就是对我太好了,搞得有时候,我觉得你做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很有可能,有一天,你把心掏出来放在我面前,我也觉得没什么,没准还会在上面踩上几脚。”

  当唐小米和易遥打完架后,齐铭开始质问易遥得病的原因。齐铭说:“比如,你为什么会得这个病,这又不是感冒发烧。”易遥回应:“你以为呢?你以为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你就是觉得我跟我妈一样。对吧?”齐铭说:“我没这么想。”易遥:“那你怎么想?你是没想,其实你什么都没想。你这些天这么忙,忙着数学竞赛,忙着认识新朋友,哪有功夫想别的。”齐铭:“你就非得这么说话吗?”

  易遥和齐铭的这两段对话,活脱脱地呈现出了偶像剧的画风。其次在人物关系上有一些突兀生硬,体现在男二号顾森西对易遥的情感,本该是喜剧的人物却让人笑不起来,十分尴尬。

  小说中台词对话及情绪表达与电影的现实主义风格格格不入,再加上、矫揉造作的摇镜头从而破坏了话题的严肃性。然而,结局的独白爆发力直切主题,悲剧色彩下极具讽刺力量的震撼深入人心。女主台词和哭戏过关,其他都太青涩,谈不上演技,但胜在自身气质和人物很贴近,显得自然。镜头画面冷系,音乐基本带不出情绪,音画配合度不高。电影其实远没有小说压抑。

  电影版的《悲伤逆流成河》在人物塑造上考量细致,对于主人公易遥的形象进行了影视化深入的重构。小说中的易遥爱说脏话,特别喜欢说父母的坏话。她觉得父母生了她,却不养她。小说中易遥的家庭暴力远远超过了校园暴力,而电影中的易遥主要是校园暴力。

  电影《悲伤逆流成河》的编剧为了更好地塑造易遥的校园暴力生活,深入挖掘了人物的心理,设置了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的情节,多角度地展现了易遥的形象,使她成为了有血有肉的悲剧人物形象。但是语言过于细腻化,弱化了作品的深意。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辽宁省四市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
  • 全国工信系统表彰291个集体和463名个人
  • 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交接 神十九航天员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