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啸龙吟》司马懿正能量台词有什么:这一辈子总得活个对错

网易娱乐   2018-01-10 10:34

­  立戏剧之观 存世人之善

­  如果说《虎啸龙吟》中高平陵事变的刻画是对历史真实性的尊重,那么司马懿身边人对其后期变化所表现出的怀疑、劝慰、指责,则反映了历史和大众对司马懿的批判。剧中,司马懿出尔反尔,派钟会抓起曹爽一家,柏灵筠劝他“现在咱们司马家什么都有了,你是注定要入史书的人,现在应该要修德望,还有声誉啊”;及至司马懿杀王凌,她更是洞悉一切,甚至直言“你是因恐惧而杀人,这样卑鄙怯懦的司马懿,我打心里瞧不起你”!可即便言辞激烈至此,也还是没能改变司马懿的决定。当司马师司马昭杀死夏侯玄时,司马孚厉声质问司马懿为何不阻止,“昔日的二哥,不惜自断双腿也要躲避曹公。可今日的二哥呢?与曹公又有什么分别”?

­  在一支《虎啸龙吟》公布的花絮中,饰演诸葛亮的王洛勇曾聊到主创关于拍战争戏的想法,其中吴秀波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如果战争不能让人反思,我们拍这样的戏干嘛?”高平陵事变的情节显然不符合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的“忠义”,所以主创在拍这段戏时,借剧中角色之口,道出了自己的价值观。导演张永新曾表达了选择这种创作方式的缘由:“司马懿整个人的一生,包括围绕在他身边的整个司马氏集团,是一种欲望的沉浮史。我们通过一个历史故事,其实讲你个人的小我的欲望,到底对他者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如何正视自己内心深处的狂野,能够把这种力量变为一种正能量,恰恰也是我们试图去寻找的答案。”

­  《虎啸龙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鲜活生动的司马懿,他有恶有善有欲望,虽不全是正面的,却是真实的。这样的处理方式,既符合现代观众的戏剧审美,又高度还原了人性的善恶两面,正是这种真实才带给人反思,并引导观众去寻找欲望背后所能触碰到的正能量。

­  终极预告片中,司马懿最后在洛水河畔放归了小乌龟“心猿意马”。乌龟善忍,又能屈能伸,跟司马懿一生小心谨慎、隐忍善谋的性格十分贴合。剧中的“心猿意马”,某种程度上与司马懿互为映射。而司马懿最终放走‘心猿意马’,也许是他终于看透,无论如何争权夺利,人最后的归处总是殊途同道。正如曹操临终前说的“这江山,谁都带不走”,站在生命的尽头,司马懿说“去吧,我的心猿意马”,那么我执,也该放下了。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贵州省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
  • 郑州市纪委监委公开通报四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 民进党当局变本加厉!国民党新北党部遭搜索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