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生前为《琅琊榜》着迷 看了四五遍:没想到会那么好看
南方都市报 2017-12-15 09:57
最后露面是参加庆生会,自我调侃“头壳坏去”
1985年,余光中应台湾中山大学时任校长李焕之邀前去该校任教,从此便定居高雄。
今年5月,余光中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感慨,“三十余年来,我从未到其他学校兼课,自己俨然成了‘西子湾土地公’,不想退休,但去年七月跌了一跤,慢慢康复,就不再去学校了。“
余光中病逝后,台湾中山大学校方表示,余光中去年跌倒后鲜少露面,今年曾出席部分活动,10月校内庆生会为最后一次公开行程。
今年10月28日(农历重阳节),余光中迎来90大寿,其任教多年的台湾中山大学提前几天为他庆生。余光中偕夫人出席,庆生会上除了切蛋糕,也首播《余光中书写香港纪录片》。
据媒体报道,庆生会上,年事已高的余光中动作略为迟缓。看到很多昔日好友、同事出席,余光中一一与大家寒喧,偶尔忘了对方的名字,要当事人提醒。他一度以闽南话自我调侃“头壳坏去”,引来一阵笑声。
余光中表示,离开中山大学校园一年多,这次重回校园好友为他庆生,余光中也感慨“像回到故乡”。
不过,这却是余光中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
据台湾媒体报道,11月27日,余光中因急性脑中风被家人送至台湾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急诊;12月8日,因心衰竭及肺部浸润症状恶化,转至神经内科加护病房;13日晚间,家属希望能多陪伴余光中,要求将其转至普通病房;14日,余光中病情持续恶化,于10时04分呼吸衰竭过世。
一代文学巨擘就此殒落。
1966年,不到四十岁的余光中曾写作诗歌《当我死时》。诗中,他想到生命的终结是返乡:“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