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月正圆收官 谁来为电视剧女性角色创造更多可能

文汇报   2017-10-13 09:49

­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五六个剧中人物爱上周莹了。正是这点让人心生疑问:时代变革,世事浮沉,难道只有来自异性的爱慕,才是一位女子在商界风云中脱颖而出的终极原因?

­  不知从何而起,以女性成长为叙事主线的电视剧,开始成为了国产剧集收视率的一重保证。《楚乔传》的主演赵丽颖,在宣传该剧时就曾公开表示,称楚乔是“一位拥有独立思想跟大格局的女性”,范冰冰也在采访中称“她(武则天)不是生来就是女神的,出身底层,为证明自己,吃奶的劲儿都使上了”。然而在现实中,所谓的“大女主”电视剧里的女性成长,大多还是基于男性视角下的一场博弈游戏,楚乔终究也没有显现出她的独立思想与大格局,反而像《我的前半生》里的罗子君一样,全部仰仗优秀男性角色的“豢养”。由此看来,编剧对中国女性形象的想象不是十分丰富而是异常贫瘠。想当然的人物塑造,将一个个女性人物形象推上了成长路上必有神助(《楚乔传》中的宇文玥、《我的前半生》中的贺涵、《欢乐颂》 中的老谭、《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的男人们),并最终走上人生巅峰的套路。

­  这些大女子的养成,本质上就是男性用自己的话语定义出的成功,并使之在日常生活中变成为女性崛起的准则,让女性在男性的凝视之下,成为世俗意义上的女性形象。可以说,当下的大女主电视剧中,鲜有凭借女性本人个性魅力,不落俗套地撑起女主角独特人物形象的作品。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写作套路还时常诞于女编剧之手,所谓的女性视角表达,往往沦为一场“女性全无”的闹剧。

­  日前刚颁发的艾美奖,将10个大奖平分给了两部女性题材与女性视角的电视剧《使女的故事》和《大小谎言》。《使女的故事》脱胎于今年诺奖大热门、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原著小说,而《大小谎言》则改编自澳大利亚女作家莉安·莫里亚蒂的同名作品。这两位女作家笔下的女性成长,有着区别以往的生动多样和强大的说服力,她们令人信服地写出了“一个女性的光环要通过男性爱慕来实现”的窠臼必须打破。而这种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对女性的关怀和正视,往往是根植于作家观念深处的。

­  出演《大小谎言》的奥斯卡影后,同时也是该剧制作人的瑞茜·威瑟斯彭在访谈中谈到:“我们之所以要做这样一个作品,恰是对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深感失望。我常感诧异,影视剧中为女性刻画的角色只能做到这样了吗? 所以这不断激励着我去为女性创造更多可能。”陈熙涵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原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副巡视员田钢严重违纪违
  • 2名厅局级干部被查处……湖南通报4月查处违
  • 紧盯“学查改” 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锲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