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2电视剧总结:触碰现实可贵 争议犹存重在突破

新浪娱乐   2017-06-11 12:52

­  季播模式探新路

­  故事无缝对接新人物立得住 集数过长新鲜感不足仍需努力

­  实际上,《欢乐颂2》的演员值得被点赞之处,不仅仅在于他们的角色傍身。相对于国产剧续集常常凑不齐原班人马,第二季从主角到配角全员到齐,甚至于欢乐颂小区楼底下的前台姑娘都没换人,只有两场戏的“奇点”祖峰也顶着新发型来串场。

­  作为一部从开发之初就策划为季播剧的作品,《欢乐颂2》保持原班阵容,故事无缝对接,且五美均展示了角色成长空间,新加入的包奕凡、谢童、应勤等人物也都立住了。在“伪季播剧”众多,或是季播剧集中于喜剧、网剧、情景剧的国产季播剧领域,这部季播剧算是有了实质性突破。

­  当然,第二季口碑不如第一季,也是不争的事实。对此,制片人侯鸿亮坦诚,这部作品有欠缺,但争议和评分也并不能完全代表《欢乐颂2》真实的水准和成绩,“某种程度上来说,《欢乐颂2》是在为前一季《欢乐颂》延续的高热度及观众延续的高期待买单。”的确如此,“新鲜感”提高了《欢乐颂2》的好评门槛。

­  相对于季播剧制度成熟的美剧大多十几二十集,《欢乐颂2》长达55集,更是为编剧在人物成长、故事发展上寻找新鲜感的难度加码。这样的试错,也为季播剧的后来者积累下经验。

­  结语

­  一方面来说,《欢乐颂2》不尽完美,确实存在着部分争议。另一方面,相对于大部分浮华、狗血的国产剧,它在人物角色的共鸣度,以及对社会生活、世态人情的描摹上,都有着难得的触及。难能可贵的是,制作团队敢于突破安全地带,在题材类型、商业模式、季播模式,乃至BGM这种软件上去进行探索。哪怕最后结果不尽完美,但这样的“试错”对于整个电视剧行业来说是有意义的。这大概也是,不管是对制作出颇多国剧经典的正午阳光团队,还是对这部在女人戏、季播剧、话题剧等多个维度上设立新标杆的《欢乐颂》系列,笔者都不愿过多苛责的原因。国产季播剧,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叶子/文)

­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广东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七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 最高法首次发布意见服务和保障西部陆海新通
  • 查罢免办蓝不办绿?台“调查局”承认召开视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