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电视剧第2集停播原因不明 何为“重大历史题材”?
有人说朱先生这个人物太理想化了,太完美了,找不到缺点,所以显得不真实。这恰恰说明作者用心良苦。因为任何时代都不完美,但我们不能放弃追求。
朱先生对南方讲学时有人把他带去烟花楼,他不齿地说:“君子慎独。此乃学人修身之基本。表里不一,岂能正人正世!”。他憋着一肚子败兴气儿回到关中,一气登上华山顶峰,那一口气才吁将出来,这才叫山哪!随即吟出一首七绝来:“踏破白云千万重,仰天池上水溶溶。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
还有一事颇为震动人心。白嘉轩娶了第七个媳妇,也带来了罂粟种子,一时白鹿原种植罂粟成风。朱先生来到白家,二话不说,要白嘉轩把门楼上自己题写的“耕读传家”牌匾用黑布蒙上,然后套好两套梨具,带着白嘉轩毁了自家的罂粟地,顷刻震动四方,不出十日,原上盛开的罂粟全部犁毁,一时传为佳话。白鹿村修学堂请朱先生推荐教书先生,朱先生竟对妻弟白嘉轩作揖跪地,称功德无量。
“毁掉”罂粟地,“建设”新学堂,这一毁一建,出手不凡!牛人出招,凡人有时候很难理解,要过了很久之后才能体会到其中深意。
总之,朱先生每次出场都有“神迹”,很是令人期待。那个时代,一位“有点神”的传统知识分子,竟能得到乡民、官府、军阀、土匪等各个人群的敬重崇拜。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敬重知识分子,更敬重他身后那个包含了价值认同的深厚传统。
在小说《白鹿原》中,陈忠实借白嘉轩的口说道:“这个人一生留下了数不清的奇事逸闻,全都是与人为善的事,竟而找不出一件害人利己的事来。”“世上肯定再也出不了这样的先生喽!”
时代变了,“先生”自然再也出不了。或者,先生还在,只是各个人群对先生和传统的崇敬已然消失。没有那样的人群,也便没有被那样传诵的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