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开播一集停播之谜:炒作?尺度大被要求重剪?
传言2:央视一套也看中了《白鹿原》,将择日三星联播?
除了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目前也晋升为二号“背锅侠”。据扬子晚报消息,一位重磅知情人士向其透露了一个“可信度极高的原因”,“事情其实是央视也看中了该剧,希望能够“三星同播”,由于近期调不开档,只好临时让两家卫视暂停播出,等待时机一起播出。”
这也是目前关于《白鹿原》停播的最新“官媒版本”传闻,此消息一出,便引导了一些舆论猜测:“之前《人民的名义》央视原本是要买下的,但要求压缩剧集,不能超过45集。而如果剧集少,剧组投资就可能收不回来,央视只好忍痛割爱。湖南卫视最终高价买下版权。而戏播出后,各方面反映出乎意料地好,可谓是口碑爆棚。这让央视背负了舆论压力,这一次《白鹿原》刚播就收获好评,该剧同时又贴上了弘扬民族文化,继承文化传统的标签。在央视播出能起到更好的效果。而央视则可以借此剧找回在《人民的名义》上丢失的面子。”
对此,腾讯娱乐随即联系到了该剧的两家卫视播出平台求证此事,江苏卫视方面对此表示“不清楚”,而安徽卫视则始终保持沉默。但不久后,该剧出品方却向腾讯娱乐直接否认了此事。
传言3:同期竞争太激烈,播出平台片方联手停播搞炒作?
目前网络流传的第三种猜测,则与《白鹿原》的播出平台江苏卫视、安徽卫视有关,许多微博大V甚至直言,这可能是他们联手片方进行的一次“营销策划”:
电视剧《白鹿原》首播当晚,两家平台只取得了CSM52城0.654和0.523的收视率,相比同期获得CSM52城4.202收视成绩的《人民的名义》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再加上热剧《外科风云》、《择天记》接连上档,竞争日益白热化,为了止损,两家卫视和片方不得不“出此下策”,主动退档停播,并亲手制造了这场别开生面的“炒作”。
但关于这种说法,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疑点:电视台进行电视剧排播是有周期的,四月中旬大剧云集并不是秘密,调控为何不趁早?而且,这样的“炒作”风险成本很高,不容易控制舆论导向。(文/曾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