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拍摄背后你不知道的故事 导演差点卖房拍剧

新商报   2017-04-11 11:33

­  他用“分身乏术、身心疲惫”来形容拍摄《人民的名义》的经历,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尺度拿捏、资金等多方面的压力,让他倍感焦灼。2016年大年初三,《人民的名义》在投资尚未全部到位的情况下,“强行”开机了。然而面对两千万元的资金空缺,他甚至准备去抵押房子。

­  题材特殊团队如履薄冰

­  对贪腐事件的有力揭露让人看得过瘾,但在创作这样一部反腐剧时,整个主创团队也坦言有着巨大的压力。

­  因为涉及到敏感的政治题材,所以这部剧终归是带着一定风险的,能否顺利过审就是最大的考验。

­  电视剧拍完送审时,编剧周梅森跟导演李路打了招呼:“要做好删掉5集、改1000次的准备。”然而没想到的是,这部电视剧审查仅仅十天就通过了,并获得了“气势磅礴,石破惊天”的评价。

­  李路透露,为了做到真实严谨,剧组配了专门的法律顾问、检察顾问等全程跟踪,最大程度还原剧本。

­  交谈措辞力求细节真实

­  陆毅饰演的检察官侯亮平带领团队办案的过程,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整体叙事线索。正式开拍前一个月,导演李路就带着陆毅等主创团队到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部门,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体验检察官的工作与生活。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辽宁省四市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
  • 全国工信系统表彰291个集体和463名个人
  • 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交接 神十九航天员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