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绝对是裸播 有营销和买收视率没
“小官巨贪”,该剧刚开场,看似“打了个小苍蝇”就抖落出满墙满床的钞票,当某部委项目处长赵德汉豪宅里墙壁上的油画缓缓上升时,人们惊愕地看到整整一面墙壁、密密麻麻、一捆一捆摆放齐整的钞票,总计超过2亿元。在《人民的名义》中,反腐剧情不再轻描淡写、遮遮掩掩,而是酣畅淋漓地展现在人们眼前。该剧导演李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观众带着看推理小说的劲头对待一部政治反腐剧,说明“是真看进去了”。“这些天观众在猜、到处询问谁是最大的BOSS,谁是黑手,真是看进去了。我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因为这都是我苦心经营,请演员在前面一点一点埋好的,演到这么多天还看不出来,说明我们成功了。至于演员哪一个给大家的惊喜,是万万不能给大家讲,那就剧透了。”
《人民的名义》播出后,让主创有点意外的是该剧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在IP偶像剧、小鲜肉大行其道的市场环境下,剧中人物受到年轻观众的推崇,各式“表情包”风靡网络。导演李路认为,娱乐化传播不会消解严肃性,“说实话”才会有共鸣。他透露,该剧的后期制作中,剪片子的工作人员有不少是95后,剪完片子对他说了四个字——重塑三观。“真正的评论家都是观众,都来自于民间。弹幕我也看了一部分,李达康的动画、动图,我都看了,非常很可爱,非常有意思。角色打动了人,演员表演得好,更主要的是演员的这些台词打动了观众,让大家感到了打败腐败分子,打腐之后那些畅快淋漓的感觉,想表达。”
在接受记者采访前,有人微信问导演李路:“李导,这次你们用的是哪家营销公司啊?”李路回答了他两个字,“国家”。不是哪家,是国家。对于《人民的名义》播出后引发的各种话题和讨论,李路十分坦然,良心剧没有营销,“《人民的名义》在湖南卫视播出,绝对是裸播。因为它本身就是反腐剧,我们不可能去买收视率,去做市场。但是,这么多国家媒体、公众大号、很多的报纸评媒、新媒体都主动来跟我们联系,希望对《人民的名义》进行宣传,这不是营销团队能做得了的,还是作品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