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剧解析播出平台对电视剧导演要求:拍脑残点
南方周末 2017-02-09 16:17
汪海林:六零后是三亿人,七零后和八零后分别是两亿人。这七亿人占了一多半,但是全国的创作者,现在都在给九零后这一亿人创作。互联网资本是对的,九零后是它的主力。但电视台跟着烧,就很奇怪。
一开始,电视台还跟互联网保持距离。电视台播什么剧,互联网只能买,它一点话语权都没有。后来“一剧两星”了。原来一剧四星,几百万一集的电视剧,电视台就把它消化了,互联网资本只能出到几十万一集。一剧两星以后,两星加起来只能出到一百多万一集,制作公司傻了,一百多万我肯定赔。这时候碰到互联网在烧钱,一家网站一集可以出到六七十万。只有互联网进来,制作公司才能不赔钱。那互联网说,现在你要听我的。我有个网络文学,你拍我的我才买。电视台说,那就听他的、拍他的。
后来互联网能出到几百万一集,那就成了全听他的。传统媒体广告断崖式下滑,互联网广告疯长。要扭转这个局面,最终还是要回到内容本身来。但是这个过程会比较长,几年时间,可能一代优秀的创作者就过去了,一代观众的趣味也被改变了。
余飞:很多操作模式也因此改变了。互联网都是你编剧先拿个方案过来、先写提纲给我,我内部先过审,再看能不能和你签约。
资本只能包IP,不能包编剧。资本只能包网站,不能包电视台。但如果上层建筑没架构好,会导致IP把编剧吃了,或者网络把电视台吃了。本来不应该是谁吃谁的问题,应该是融合共赢的问题。
抗战剧生命力多强啊,也被互联网资本灭了
南方周末:在你们看来,互联网现在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