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国谈《最后一张签证》几度哽咽:不计较戏份多少
北京晨报 2016-12-21 11:01
远赴布拉格拍摄
除了厚重、走心、动情的剧情,该剧在制作上力图做到精益求精。陈宝国现场回忆说,在抵达布拉格之后,总觉得戏服穿上感觉不对,觉得每一块布料都泛着“贼光”。由于30年前到布拉格电影制片厂参观过,陈宝国强烈建议借出电影制片厂的老戏服,花箐导演表示同意,于是在距离开机还有三天的时间,剧组发动所有人去翻制片厂中库存的衣服。陈宝国感慨地说:“在那一瞬间,我和导演建立了信任。无奈戏服在仓库中存放太久,拿出来时味道非常大。即使是忍着50年库藏的味道,也要还原70年前腥风血雨的味道。”陈宝国笑言,为了“大味道”,他们忍住了服装上的“小味道”。此外,该剧因远赴布拉格拍摄,语言沟通就成了最大的障碍。高满堂回忆说,“全剧在拍摄期间请了36个跟组翻译,现场就有14个翻译,其他安排在不同部门。当初我们觉得捷克演员英文应该没有问题,到了现场才知道,几位捷克主演英文都不太好,说不了台词,他们都是用捷克语交流。”然而,非常神奇的是,陈宝国和王雷在与捷克主演接触12天之后,竟然完全能够顺畅交流。
发布会上,制片人朱凯以“一部以特别角度表示中国人对二战奉献的良心之作”来形容《最后一张签证》。据他介绍,该剧已被多国电视台订购,还将陆续登陆捷克、德国、奥地利、以色列、波兰等国家。 记者 冯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