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收视率马首是瞻 收视造假屡禁不止

京华时报   2016-12-15 14:46

­  人有趋利避害的天性,这是人性。各种裹挟之下,就算做精品剧的人也开始琢磨着怎么花钱买点收视率。糟烂的剧买,好剧更得买,于是催生了一条完美的造假产业链。这只“黑手”牢牢把握着中国电视剧的播出数据,即使是内容积极、制作精良、艺术精湛的作品,也必须千方百计花高价去购买假收视率数据,以保障达到电视台要求的播出标准,否则就将面临停播、降价,甚至是颗粒无收的境地。整个制作业对此怨声载道、恨之入骨,但又无能为力。

­  仔细想想,这中间可能产生另一个问题。如果人不可靠,那么大数据可靠吗?数据是谁来操作的,归根到底还是人。人姑且很难信任,这些冷冰冰没有温度,看似能说明问题,却像个傀儡的数据,能获得信任吗?信任的机制很难建立,却容易崩塌。在收视造假成为行业公开的秘密时,有谁还会相信收视率呢?

­  所以,造假得管。造假产业链的形成恰如之前所说,有着生存的土壤,即:唯收视率马首是瞻。收视当然可以是衡量标准的一环,但是不是还可以引入口碑、专家的意见?

­  电视剧《美人私房菜》刚刚因为收视率低被停播。在此前的媒体报道中,《美人私房菜》的收视成绩“不仅是所有小生小花近年来收视率的最低成绩,更是创下了浙江卫视50年以来的最低收视纪录”。有人为《美人私房菜》喊冤,觉得是因为没花钱买收视。不过,看过的人应该很难给出高分。到底是没买收视率,还是剧本身的质量不过关,这得两说。

­  收视造假有着适合生存的土壤,要杜绝这一现象,需要有关部门、电视台、广告商的一起努力,首先得改变衡量电视剧唯一的标准是收视这一认识。(严絮)

­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今日(5月23日)最新油价查询:92、95号汽油
  • 国家医保局:即时结算已覆盖77%统筹地区
  • 辽源市纪委监委公开通报三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