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丹:后辈演技为本 多次和年轻女演员解释整容危害

新浪   2016-12-15 14:57

­  为了生计告别小品

­  作为片约不断、人气不减的演员前辈,宋丹丹曾经历过人生的迷茫期和事业的低谷。

­  早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读书期间,宋丹丹就凭借出色的表演在话剧界崭露头角;转战小品领域后,《超生游击队》、《昨天·今天·明天》、《钟点工》等作品让她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笑星。但是宋丹丹却透露,当时在小品领域的成就对她来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予了她前所未有的鲜花和掌声,另一方面也束缚了她在影视领域的发展。“或许因为演了小品,大家就认为我不适合演影视剧,根本没有剧本找我,三十多岁是一个演员最好的年龄,但我就只演了一部《家有儿女》。”除了事业上的遗憾外,这段长达十年的事业空窗期还给她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为了生存,她只能不断地接拍小品,但是挣的钱也是杯水车薪,“上一个央视春晚也只有两千块钱,别人看着你好像是个大明星,其实根本挣不到钱。我要送孩子出国读书,经济压力真的很大,看到同期出道的女演员都有戏演,但就没有人找我,又感觉特别沮丧。我需要工作,不能总是在家呆着玩。”

­  为了走出事业上的瓶颈,宋丹丹做出了“拒演小品”的决定,甚至连续六年只接了一次小品,之后的五年又再次远离小品舞台。在调整策略的同时,她也始终坚持踏踏实实地演戏,直到等来了《马文的战争》,她才终于迎来了转型的契机,而那一年,她已经快到了知天命的年纪。

­  告诫后辈演技为本

­  可能正是因为自己经历过人生的起起伏伏,尝过“没戏可拍”的滋味,也有过“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宋丹丹对演艺圈、对表演都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她坚持认为,演技永远是一个演员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只是这个“看脸的时代”让大家逐渐将焦点都放在了皮囊上面。她曾多次苦口婆心地和几位年轻女演员解释整容的危害,“左边突出来了就打一针,右边陷下去了也打一针。表情是上天对女人最好的恩赐,打到表情都僵了,一个演员最美好的东西也就没了。”宋丹丹认为,自己从来没有好看过,甚至从做演员那天起,就觉得自己不漂亮,但她一直坚持做一个“不跟大自然、不跟‘地心引力’做斗争的女演员”。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文)
  • 七部门联合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
  • 1870万人次 全国铁路迎来“五一”节前出行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