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和文学作品被频频改编 影视剧莫过度消费热点

光明日报   2016-12-07 14:52

­   在影视行业里,最宝贵的资源莫过于观众的眼球。想抓住观众的眼球,看似最省事的办法莫过于两种:跟风和蹭热点。

­  跟风并不稀奇。一个相亲节目在一个电视台火了,很多台就照猫画虎,牵手配对;一部家庭剧火了,紧随而至的就是诸多婆媳大战、家庭战争的连续剧;仙侠和盗墓的风潮刚退,《法医秦明》又红了,看来一个悬疑刑侦剧的小高潮即将来临。

­  “蹭热点”的性价比就更高了。它往往连模仿都不需要,有个以假乱真的名字足矣。比如《泰囧》之后,就会有“日囧”“印囧”甚至“澳囧”“美囧”,趁着观众的好感度还没过去,一鼓作气将“囧”的各类故事普及至全世界。如此这般,既然《道士下山》也是个好IP,何不趁势推出“道士上山”“道士升仙”和“道士捉妖”?韩剧的受众很广,照着去年《来自星星的继承者们》“巧妙”的创作思路,何妨再推一部“灰姑娘的后裔”?最近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成了热门话题,据说《我不是西门庆》已开机。

­  这种“跟”和“蹭”的风潮,比的就是眼光,拼的就是速度。只要瞄准热点,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素材拼凑在一起,就是一部“枪战艳情玄幻悬疑史诗巨作”,就能轻易激起观众的好奇心,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以低廉的投入获得丰厚的回报。作为观众,对此不能不感叹一句:文艺创作“套路”深,市场营销“节操”少。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美国联邦法官就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政
  • 两部门紧急预拨3000万元支持贵州做好地质灾
  • 外交部:已就日本抓扣台湾渔船向日方提出严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