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烟台山的百年风雨
在有2200多年历史的八闽古都福建福州,闻名遐迩的三坊七巷被誉为“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与三坊七巷南北遥相呼应的老仓山,则藏着“中西万国建筑博物馆”——烟台山。据记载,鸦片战争后,烟台山成为福州对外开放的前沿,17个国家先后在此设立领事馆,一大批风格多样、造型精美的近代中西建筑拔地而起。
始建于1863年的爱国路2号就是17个领事馆中最具代表性的西式建筑之一,曾为美国驻福州领事馆旧址,是典型的券廊式建筑,占地462平方米,3层砖木结构,是福州保存较为完好的近现代历史建筑,见证了烟台山的百年风雨。
然而,与沉睡中的烟台山一样,爱国路2号曾因缺乏保护资金等难题,损毁严重。2015年,烟台山历史风貌区地块项目通过公开招拍,引入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利用,同时将文物保护与土地出让相结合,要求土地竞得方负责拍卖地块内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修缮工作。在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福州万滨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标,担任起烟台山历史风貌区的整体设计修复工作。
作为烟台山第一处启动修缮的文物建筑,爱国路2号的修缮受到广泛关注。福建清华建筑设计院、AIM恺慕建筑设计事务所等设计单位共同为爱国路2号度身制定设计方案,并经过各级文物专家反复调研论证,在文物部门技术支持监管下,秉承“保留、传承、创新”理念,遵循最小干预原则,最大限度保留了历史信息和历史价值。同时,将前期功能定位、本体修缮方案结合室内设计与展览设计一体化呈现。
历时700多天的修缮,2017年9月底,爱国路2号以“烟台山历史博物馆”的全新定位正式向社会开放,通过观影沉浸式多媒体展览空间,采用全新的全息投影技术,用现代技术将历史呈现在市民、游客眼前。
如今,爱国者2号已成为拍照知名打卡目的地。走廊里,斑驳老墙、昏黄灯光,墙上18个相框模样的屏幕里,是重现五口通商、十里洋行等的老照片;特制的桌面上,触摸按钮,瞬间变成屏幕,烟台山百年前的西式生活画面渐次铺开,恍惚穿越百年时空。“一座花园,一条路,一丛花,一所房屋,一个车夫,都有诗意。尤其可爱的是晚阳淡淡的时候,礼拜堂里送出一声钟音,绿荫下走过几个张着花纸伞的女郎……”叶圣陶笔下的烟台山,仿佛就在眼前。
据烟台山历史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开馆两年来,该馆共接待200余个参观考察团体、3万余人次观众,先后举办多场文化艺术类展览及品牌发布活动,引起巨大社会反响,爱国路2号已成为仓山区乃至福州市重要的文化建筑地标之一。
福州市仓山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刘雄飞表示,爱国路2号是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的一次成功尝试,通过充分调动优秀企业,依托顶尖设计资源和先进工程管理经验,在政府监控机制下使文物修缮更加高效高质,也为文物活用与再生提供启示。今后将继续推广这种模式,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为文物保护注入新的活力,探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新路径。(驻福建记者 黄国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