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手抄报简单资料大全 腊八节的由来风俗故事50字介绍

闽南网综合   2019-01-11 17:52

  这一日,到了腊八。丈夫对媳妇说:“去舀点米做饭!”媳妇来到粮仓一看,个个囤子都是空空的。没办法,也不能不吃饭哪。于是媳妇只好拿起笤帚挨个囤子底扫。八个囤子底都扫完了,好歹扫了一些杂七杂八的米粒,只够做一顿粥的。

  从那以后,他俩就天天顶风冒雪出去要饭。转眼到了春天,该选种种地了。小两口扔了要饭的“乞丐瓢”,也像老辈人那样下力气种地干活,慢慢地日子又过好了。

  日子虽好过了,但小两口也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年到了腊八这个日子,小两口一定要从各种米中抓出一把,掺在一起熬粥喝,为的是记住以前的教训。一来二去的,左邻右舍也给孩子们熬这种粥,讲这个故事,以启发后代要勤俭。于是,这种一到腊八就喝“腊八粥”的习俗流传下来了。

腊八节的习俗

  1、喝碗腊八粥迎新年

  每逢腊八节,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块,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相传我国古代天子,农历每年的十二月要用干物进行腊祭,敬献神灵。在时间上,腊祭又是在农历每年的腊月初八进行的。在这一天,人们将蔬果干物搅和在一起,煮熟成粥,敬献农神,以表示庆丰收之意,并进行祷祝。

  2、祭祀

  腊八本来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祭祀的对象包括: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虫神等。唐宋后来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习惯在这天祭佛。

  从先秦开始,腊八节就有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的习俗。而且,腊八节还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是佛教徒的节日。所以,在腊八节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有祈求神灵、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头。

  3、泡制腊八蒜

  北京、华北大部分地区还有在这天泡制腊八蒜的习俗,腊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直到蒜变成绿色。

  旧时商号在腊八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账目盘点出来,算清楚这一年的收支盈亏。债主还会在腊八这天提醒欠钱人家准备还钱。腊月里人们讲究忌讳,所以就用与“算”字同音的“蒜”,来代替算账的“算”。也因此,腊八蒜虽然好吃,市面上却没有卖的。都是家家户户自己动手泡腊八蒜,并且也给自家算算账,看看这一年的开支,有多少积余,盘算该花多少钱置办年货等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惊蛰时节怎么养生?这样“捂、吃、按、动”
  • 2025年2月3日立春具体时间 今天几点几分打
  • 为什么连续五年没有“大年三十”?会影响过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