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拉特村依托旅游资源 搭上旅游致富车

天山网   2018-03-05 17:45

  “鸡肉要加入豌豆淀粉、酱油、料酒,拌匀后腌制十分钟入味……”3月3日,阿勒泰地区职业技术学校的讲师正在为富蕴县可可托海镇塔拉特村的村民们进行烹饪培训。

  这场培训,不仅掀起了可可托海镇今年的培训热潮,也使生活在富蕴县可可托海镇塔拉特村的人们寻找到了各种商机,更是拓宽了农牧民增收的路子。

  塔拉特村是位于可可托海景区周边的一个小村,近年来,依托可可托海景区的旅游资源,该村正在以“额河第一村”为目标,加速发展当地旅游配套资源。

 就近上岗收入有保障

  “在驻村工作队和景区的帮助下,我们一家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还能有时间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真是给我们帮了大忙了。”塔拉特村村民杜曼别克 · 阿西木高兴地说。

  杜曼别克 · 阿西木和妻子从2016年开始在可可托海景区从事绿化工作。全年6个月的旅游旺季,他们每人每月的收入都在3000元左右,旅游淡季也能拿到每月1000元的生活费。

  塔拉特村的村民,充分利用旅游业的优势,走上了致富道路。而可可托海景区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时时为村民做好事,办实事,得到了全村村民的一致认可。

  不仅如此,每到冬闲时节,可可托海景区管委会景区景点管理局驻可可托海镇塔拉特村工作队围绕景区发展的需要,开设相应的培训班,以便捷快速的方式促进富余劳动力和待业青年实现就近上岗。所以,尽管现在是旅游淡季,村民们也没闲着。他们忙着参加面点、烹饪、刺绣等各类技能培训班,为今年的旅游旺季能有个好的收入打基础。

农家乐+特色种植促增收

  如今“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品农家菜、享农家乐”已经慢慢成为可可托海旅游的一大特色,各种“农家乐”“家庭旅馆”的兴起也慢慢成为当地农牧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

  目前,仅塔拉特村开办农家乐的就有15户,开设家庭旅馆的有70户,一个庭院一个毡房就能做起餐饮、开起家庭旅馆、销售农产品和刺绣……农家乐已经成为该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法宝。

  阿力木别克 · 麦木斯玛就是塔拉特村一家农家乐的老板,他也是村里较早尝试经营农家乐餐饮的村民之一。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助和支持下,现如今生意越做越红火,已从最初的一个毡房扩建到如今的三个毡房,最多时可接纳50人同时吃住,去年他家一年收入就增加了十几万元。

  “现在旅游业发展快了,冬天旅游也在慢慢升温。我们在自家开的农家乐在冬季的时候也能有生意,由于食物都是家中常有的,也不需要刻意准备,只要有游客来,随时都能够款待,很方便。”阿力木别克说。

  此外,无论在可可托海景区,还是在塔拉特村,总是能听到“黑加仑欢迎品尝、购买……”的吆喝声。

  富蕴县位于高寒地区,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适宜种植黑加仑。塔拉特村70多户村民,大多数都种植黑加仑。这里的黑加仑,有的卖给收购的工厂,有的做出果酱卖给游客。

  近几年,富蕴县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支持黑加仑种植产业发展,村民赛力克 · 巴力恒家去年种了20亩黑加仑,光卖鲜果和黑加仑果酱就挣了3万多元。

  “黑加仑的挂果期是三年,看似时间很长,但是这三年时间,田间可以种草用来喂养牛羊。而且种植黑加仑成活率达标的,县里每亩地补助300元,连续补助三年。”提起种植黑加仑的经济效益,赛力克很是兴奋。

  作为塔拉特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郑东仟表示:“今后我们会继续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建设绿化、亮化、污水处理、停车场和商品销售点等建设,通过进一步的改善村容村貌,让越来越多的村民搭乘上‘顺风车’,把塔拉村‘额河第一村’的品牌越打越响。”(记者苏剑超 通讯员丁静报道)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惊蛰时节怎么养生?这样“捂、吃、按、动”
  • 2025年2月3日立春具体时间 今天几点几分打
  • 为什么连续五年没有“大年三十”?会影响过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