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首次变身赛道举行冰雪活动 助力2022北京冬奥会
中新网北京1月29日电 2017-2018全国大众速度滑冰马拉松系列赛29日在山西偏关黄河老牛湾风景区落幕。这是在黄河天然河道上首次举办的冰上速滑赛事。共有来自全国各个省市的28支代表队的320名选手角逐竞技。
本次比赛由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大众冰雪部主办,山西省体育总会承办。旨在吸引全社会关注冰雪运动,以更强劲的活力与动力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举措,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加油助力。
比赛现场 供图
据介绍,目前黄河老牛湾冰上赛道冰层最薄处已超40厘米,超过国家冰雪运动规定的冰层15厘米的安全标准,非常适合于冰雪运动。同时,该黄河河段河道宽度达450-600米,结合当地得天独厚的天然峡谷等地理优势,形成了闭合环形的“豪华赛道”。
鸣枪开赛后,选手们在黄河冰面上风驰电掣,与赛道周边气宇轩昂的长城古堡和美妙绝伦的风情峡谷等美景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动静相宜的美丽画面。最终,哈尔滨劲道队的才丽华获得女子组3公里冠军,讷河队的王洪青获得女子组6公里冠军,吉林百凝盾队获得女子组4x1公里接力冠军。
男子组比赛中,齐齐哈尔队的丁明星获得男子组5公里冠军,阿勒泰体委队的努尔都别克阿不德什获得男子组10公里冠军,秦皇岛老君顶队获得男子组4x1公里接力冠军。
获奖选手 供图
来自新疆师范大学的滑冰爱好者杨镇江告诉记者,本次比赛吸引了全国多位高水平选手,能和他们同场竞技,感到非常兴奋。“尤其是这是我们队伍第一次在黄河天然冰上比赛,感觉很不一样!”
2017-2018全国大众速度滑冰马拉松系列赛共分五站赛事,其中老牛湾站是五站比赛中唯一天然冰面的滑冰赛场。奖金也达到了历届最高,对男子、女子各单项比赛前三十名给予奖励,第一名奖金提升至5000元。
会徽发布·市场开发启动·场馆全面开工——2022年北京冬奥会筹办进行时
2017年,是北京冬奥会筹办的关键之年。在这一年里,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正式发布,市场开发计划启动,场馆建设也全面开工……
这一年,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工作推进扎实,为明年韩国平昌冬奥会后迈入北京时间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精彩发布
12月15日,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这座传承2008年奥运会元素、又将迎来2022年冬奥会的“双奥”场馆,见证了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的又一重要时刻: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在此揭开面纱。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一同征集、一同发布,为同一设计师设计,在视觉语言上达到高度统一。
冬奥会会徽“冬梦”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冬残奥会会徽“飞跃”,设计展现了汉字“飞”的动感和力度,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运动员,同时形象化地表达了轮椅等冬残奥会特殊运动器械形态。
两个会徽注重把中国文化底蕴、现代国际风格、冬奥运动特征融为一体,生动彰显了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时代风貌和文化魅力,形象地展示了冰雪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传递出运动员超越自我、奋力拼搏的精神,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对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憧憬。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认为北京冬奥会会徽的揭幕,对于中国乃至整个奥林匹克大家庭,都是奥运之旅中的精彩里程碑。会徽是雄心与梦想的象征。为了北京冬奥会的共同目标,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会兴奋不已、翘首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