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地现佛像头或因灭佛运动 盘点中国4次灭佛运动
肖健一介绍,本次考古发掘的墓葬年代跨度长,从西汉持续唐宋,遗址年代为北周及以后时期,为研究咸阳地区的丧葬习俗、墓葬制度等提供了详实的实物资料。而发掘的窑址保存较好,形制完整,全面揭示了窑址的结构特征,为研究北周、隋唐时期窑址的演变及建筑材料等提供了新资料。出土的这65件佛头推测或为北周武帝灭佛时佛教徒在附近寺院取来藏匿于此处。如此多的泥塑造像集中发现,对北周武帝灭佛历史事件以及北周以前佛教造像的研究有很大帮助。(记者张佳 张宇明)
相关阅读:盘点中国4次灭佛运动
第一位: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音:涛,鲜卑族)亲率铁骑踏平四国,一统北方。当时佛法广传,很多人出家修行。他438年下诏,令50岁以下僧侣还俗,以解决兵源;444年,又以佛法搞“迷信活动”为由(诏曰:“假西戎虚诞,生致妖孽”),下诏驱逐僧侣。446年,在重臣崔浩的进言下,发出了最严厉的灭佛诏:击破焚烧佛像及佛经,拆毁寺院,活埋僧侣。当时笃信佛法的太子再三上表劝谏,拖延了诏书的颁布,一些僧人得以逃脱。不几日,便开始砸佛塔、毁佛像(铸钱)、烧佛经、杀僧尼……举国上下,风声鹤唳。
也许应了“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的规律,不听同僚苦劝,极力推动灭佛运动的崔浩,走上了凄惨的结局。崔浩是汉人,自恃功高藐视鲜卑族贵族,他动用巨资把他的书和他主编的国史刻成碑林显扬,暴露国丑,触怒了权贵。帝亲自审问,才华自比张良的崔浩除了承认贪污,竟惶惑不能应对。450年,这位三朝老臣和他三家姻亲被灭族,他死前受刑、受辱,号呼一路,当时人们都说他灭佛遭了报应。
两年后,如日中天的太武帝,竟被宦官杀死,年仅44岁。他两个儿子(太子和恭宗)也相继死于宦官之手。
452年文成帝继位后,即挽回祖父的错误,再兴佛法,云冈石窟就是他下诏建造的。从此国泰民安,为以后的魏孝文帝中兴打下了基础。
第二位:北周武帝宇文邕
南北朝末期,北周武帝宇文邕(音:拥,鲜卑族)神勇英武,公元575年(32岁)亲征北齐,34岁时再次统一了北方。
574年,宇文邕扬言不怕下地狱,佛、道齐灭,毁佛道经书、塑像,令和尚道士还俗。灭北齐后,又在原北齐境内禁断佛、道二教,夺寺4万所为宅第,焚毁佛迹,强迫300万僧尼还俗,使北方佛法几乎灭迹。次年六月北伐突厥,大军齐至,武帝却暴病而亡,年仅35岁。
北周灭佛,祸不止此!19岁太子宇文赟(音:晕)继位,残暴荒淫,次年就让位给6岁的儿子,自己专于后宫纵欲,22岁病死。幼子继位,大权落于其外祖父杨坚之手。581年杨坚废北周,建隋朝。不到两年,就灭绝了宇文皇族子孙43个家族,其余宇文宗室基本被遍杀无遗。
第三位:唐高祖李渊
隋末战乱,历史重演。618年李渊取代隋朝建立了唐朝,犹如他姨夫杨坚代周建隋的翻版,但李渊却没有姨夫信佛的传统。
626年,太史令傅奕七次奏本灭佛,言词激切,李渊不顾绝大多数臣子的反对,五月下诏书:“京城留寺三所观二所。其余天下诸州各留一所。”其它寺庙、道观拆毁,只供养精进的佛、道家弟子,其他都令还俗。当时唐朝只有300多个州府,而全国5000多所寺庙、50万僧尼、近百佛洞石窟,这意味着九成以上的寺庙被毁,46万僧尼被剥夺信仰。
不过,六月份就发生了玄武门事变,李世民亲政,该诏书没能执行。如果不是这样,再灭佛法,大唐盛世的历史恐怕要改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