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旅游攻略 > 正文

盘点2014年国内特色春节民俗活动旅游地

2014-01-22 16:57 来源:第一旅游网 0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这首诗,代表了很多人儿时过春节的记忆,曾经的爆竹声声,曾经的锣鼓喧天,曾经的热闹社火……而现实中,“年”好像是离我们却是越来越远了。

  著名作家冯骥才撰文呼吁将春节放在我国申遗的首位,期待能以此种方式抢救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失的“年味”。然而并非我们不想随父母祭灶、吊缝猴、舂新米,而是在经济大潮的席卷下,每个人都如同蝼蚁般鸭梨山大地苟延残喘,我们的荷包、绩效、假期等硬性指标,还有没有支撑我们消费年味儿的资本?这也许才是“年味越来越淡”的根源之所在吧。但值得欣慰的是,随着传统文化的复苏运动,很多春节的传统祭祀仪式被坚定地传承了下来,在并不显眼的角落,依然在默默守护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谨以此文,献给我们无比怀念的春节。同时向那些延续着传统民俗的老乡、学者、驴友、政府官员们致敬。

1、北京怀柔敛巧饭

  你能想象在严寒冬季走入一座小山村,听着乡邻间互相热络的问候,享受着素昧平生人招待的饭菜的画面感吗?心在狂欢中舒展,盈满了久违的温暖。这场不问来者生平的盛宴,就是怀柔杨树下村独特的“敛巧饭”习俗。

  至今已经传承180余年,这一习俗来源于雀儿叼啄谷种救活杨树底下村霍、靳两姓人的传说。每到正月十六日这天,由成人妇女将饭菜做熟,供全村人共食。期间,锅内放入针线、铜钱等物。食到者,便争取祈到巧艺及财运。另外,“巧”字,是当地人对麻雀、山雀等鸟儿的昵称。在人们吃敛巧饭之前,要扬饭喂“巧”,即扬饭喂“雀儿”。在人们扬饭喂雀儿(巧)时,口念吉祥之词,一是为向雀儿谢恩,二是为祈求来年丰收之意。饭后,人们还要在冰上行走,曰走百冰(病),即去掉百病,每到此时,还会有戏班及花会助兴演出。

  综合推荐指数:★★★☆

  观看地点:北京市怀柔区杨树底下村

  观看时间:农历正月十五、十六、十七

  交通:北京东直门916→怀柔于家园乘916支(怀柔-梁根或琉璃庙)→杨树底下村

2、河北蔚县打树花

  每到正月前,北京大街小巷铺天盖地都是蔚县打树花的宣传广告,那一幅黑夜里金花漫天飞舞的画面,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去。打树花,原本是穷人的嘉年华,发展到今天,竟然成了蔚县正月旅游的金字名片。

  表演时,先将数百公斤生铁用炼铁炉化成铁汁,表演者用特制勺子将铁汁奋力泼洒在坚硬冰冷的砖堡墙上。一千多摄氏度的铁汁炸裂后爆发出万朵火花,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而称之“树花”。“树花”千姿百态,万花奔腾。“火树银花不夜天”,表演艺人们的精湛技艺和勇敢精神,使观众群情激奋,掌声雷动,欢声震天。

  关于打树花的由来,当地民间还有一种说法。说城门上有五颗魁星,村里人为了来年能使村子多出几个秀才,便用生铁熔化成铁水,雇民间的艺人,去打树花。铁水全部落在五颗魁星上,才能表示来年中的秀才多。所以对打树花的艺人要求非常高,不仅力气要大,能把6公斤的柳勺带铁水一次又一次地扬到高空,还得要扬的准,扬的艺术漂亮。其实,无论怎样的版本,都表达了一种祈福的心愿。

  综合推荐指数:★★★★★

  观看地点:河北蔚县暖泉镇树花广场

  观看时间:农历正月十五、十六、十七

  交通:从北京出发去蔚县,可从北郊长途汽车站或六里桥长途汽车站乘坐大巴前往。

3、河北正定常山战鼓

  这两年猛打“子龙故里”旅游招牌的正定,在正月里有一项充满“金戈铁马”气息的活动不得不提,那就是著名的“常山战鼓”,表演起来如古代士卒拼搏冲杀,给人一种古战场重现眼前的壮观感觉。

  如今隶属于石家庄市的正定,在是历史上“常山郡”所在地,故称这项活动为“常山战鼓”。表演时,击鼓者或站成圆圈,或排成三角,或一字排开,面对面对敲;击钹打锣者或站中间,或列两边,或与击鼓者相对,配合默契,出神入化,时而如雷霆万钧,惊天动地;时而似万马奔腾,所向无敌;时而又急转直下,像雨打芭蕉,欢快清脆。只见鼓手腾挪跳跃,鼓钹上下翻飞,鼓槌翻飞,彩绸飘舞,气势雄浑,舞姿优美,让人目不暇接,精神振奋。

  综合推荐指数:★★★★

  观看地点: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市

  观看时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八正定庙会期间

  交通:先到达石家庄市,再在市内乘坐201路、117路(全程票价2元)直达在正定南门下车,车程约45分钟。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游台湾寻真爱 大陆航空公司推两岸相亲航班
下一条:上海迪士尼2015年底开放 综合配套项目全面建成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