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护照含金量低 游客:办签证比就业面试还紧张
评估中国护照“含金量”有待提高
古小龙告诉记者,美国驻华签证机构每年会提供150万个赴美签证,这中间包括了留学、探亲等。与此同时,每年来华旅游的美国人也将近有200万人次,并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
英国文体大臣玛利亚米勒接受采访时表示,英国旅游局已经推出首个“中文导游认证计划”,今后在英国的机场、景区、酒店和百货公司,将有越来越多会说中文的工作人员,“英国非常欢迎中国游客,这是一个美好的开端”。
就在两天前,俄罗斯政府正式将一份旨在放开中俄公民旅行的草案提交俄国家杜马。根据该法案的通报,“协议的目的是为两国公民、尤其是商界、科学、文化、体育等方面代表的发展和深入交流创造一个更有利的环境。协议还规定为两国持公务护照人士引入长达30天的免签制度作为对现有的对外交护照持有人免签制度的补充”。
外交部长王毅近期在出访法国时表态,要千方百计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的“含金量”,“目前我们已在四大洲15个国家设立了35个这样的服务中心,今后将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当然,从更长远的目标来说,我们还要尽可能和更多国家签订相互简化签证手续的协议,直至签署互免普通护照签证协议,这样除了可以让更多外国民众来中国,还能够让手持中国护照的中国公民在海外旅行变得更为方便和快捷”。
根据国际权威的签证统计数据“亨氏受限指数报告”,到2012年,全球所有主权国家中,护照受限最少的依次是丹麦、芬兰、德国、瑞典、比利时、法国、荷兰、意大利、卢森堡、美国。排名最末尾的是阿富汗,其次是索马里、伊拉克、巴勒斯坦、巴基斯坦、苏丹、叙利亚、黎巴嫩。
这当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护照受限指数为41分,列92名,仅领先一些贫穷、战乱动荡的国家。
记者了解到,亨氏签证受限指数是一项针对全球不同国家的公民旅行自由度的排名。这一指数给出了各个国家公民享有的国际旅行自由度,同时也显现了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排名靠前的这些国家公民出行省时省心——只要经济条件许可,可以买张机票去世界绝大部分地区旅行,真正做到“想走就走”。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护照的“含金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展望因公护照或成改革切口
去年10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对泰国进行国事访问时落实了一项对于国内广大“驴友”来说更实际的“优惠”政策——推动两国互免签证的协商谈判。从李克强总理的相关表态来看,中泰将会很快达成持普通护照互免签证的协定。
记者查询显示,截至2013年10月,中国共与80个国家达成互免签证的协定。但这其中的大部分要求中国公民持有中国的外交、公务或公务普通三种护照类型,对于大部分普通的因私护照,则只有非洲的塞舌尔和欧洲的圣马力诺,以及刚刚达成互免协定的毛里求斯可以免签。另有10个国家(贝宁、波黑、老挝、马其顿、孟加拉国、摩尔多瓦、塞尔维亚、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亚美尼亚)也对持有中国普通因私护照有免签优惠,但必须加注“因公”字样。而中国的因公护照又屡遭国外签证官和移民官的质疑。
外交部领事司前司长钟建华曾在谈及我国护照存在的问题时表示,护照体制的问题亟待改革,“主要表现为政企不分、层层审批、手续繁琐、缺乏实效、贻误商机”。其次是管理低效,“公安和外交两大系统同时发放护照,其中的某些交叉使得护照管理上存在疏漏,很容易产生一人同时持有因私、因公两本护照的情况”,钟建华认为,在某些腐败大案中,有受审查的政府官员就曾使用私自办理的护照逃亡国外。作为国家公务员,他们本应只有一本“公务护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