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岛国登革热疫情严重 游客该如何预防登革热?

中国新闻网   2017-12-25 11:05

  据新西兰天维网24日报道,随着太平洋地区爆发登革热疫情,奥克兰地区公共卫生服务(Auckland Regional Public Health Service,简称ARPHS)建议前往该地区的人采取措施,避免蚊虫叮咬。》》救游客被大象踩死

  报道称,新西兰的蚊子不携带登革病毒,也不会传播给人。过去两个月里,奥克兰有70%的登革热病例来自萨摩亚。

  卫生官员Dr Denise Barnfather呼吁前往登革热发病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前往萨摩亚的民众小心谨慎,“登革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经常去太平洋国家的人面临着反复感染登革热病毒的风险,将可能导致登革出血热(dengue haemorrhagic fever),很可能会致命。”

  登革热的症状包括突然发热2-7天、剧烈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恶心、呕吐和皮疹。患登革出血热的人还可能出现出血症状,如瘀伤和鼻血,内出血也会发生。

  目前在太平洋岛国没有用于登革热的疫苗,维生素B也不能预防蚊虫叮咬,目前预防感染的唯一方法就是避免被蚊子叮咬。叮咬最常发生的时间是清晨和近傍晚时刻,然而携带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叮咬则不分早晚、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越南驳船游船相撞

  该采取哪些措施避免被叮咬?

  室内:门窗安装纱窗、使用杀虫剂、使用蚊香、晚上在床边设置蚊帐。

  室外:使用驱蚊膏或喷雾,注意浓度不要高于35%、将防蚊剂涂抹在防晒霜之上、穿浅色防护服,如长袖衬衫、长裤、帽子。

  Dr Barnfather提醒大家,从国外回来如果有登革热症状,或者感觉身体不适,应该及时联系家庭医生或拨打健康热线。推荐服用扑热息痛(paracetamol),不要服用阿司匹林,因为会增加登革热感染的出血风险。

相关阅读:

  登革热(dengue)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我国少见。典型的登革热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部分患者出现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本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我国广东、香港、澳门等地是登革热流行区。由于本病系由伊蚊传播,故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7~9月份。在新流行区,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以成人为主,在地方性流行区,发病以儿童为主。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惊蛰时节怎么养生?这样“捂、吃、按、动”
  • 2025年2月3日立春具体时间 今天几点几分打
  • 为什么连续五年没有“大年三十”?会影响过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