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历史及景点介绍

巴蜀在线   2016-10-10 15:28

  万木林(福建省省级自然保护区)

  万木林始建于元朝末年,在福建省建瓯市房道镇漈村与上庠村交界处,距城关约35公里,是解放后我国第一批公布的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

  万木林的由来

  该词首次出自于明朝嘉靖年间编写的《建宁府志》。

  根据府志记载,万木林几百年前叫大富山,地势不高,风水很好。元代时,大富山的主人是杨达卿。有一年闹灾荒,杨达卿想把家中的存粮拿出来救济灾民,但他不想因此留名。于是他对灾民讲,谁在我的山上栽一棵树,我就给谁一斗稻谷。山上的树,就这样一棵棵栽了起来。府志上说:“随山之高下曲直,皆有木矣。逾数年,木长茂,望之蔚然成林,既之森然成列。”又过几年,木已成材。杨达卿晚年常告诫子孙,大富山上的树木不能出卖,只有几种情况才可以动用,盖庙宇、学校、做船、搭桥,给老人盖房,贫苦人家没有房舍的、没有棺木的,也给予帮助。乡亲们很称赞他这种精神,给这座山又起了一个名字,叫“万木山”,明朝建宁知府阮德柔,得知杨达卿“涉书史,明古今大义,乐善好施”,特意请他给自己的子弟做老师。后来,阮德柔又见杨达卿很有才干,多次要他做官,杨达卿坚决不肯。阮德柔还专门画了一幅万木林图,把杨达卿为民植树的功绩画了下来。杨达卿死后,他的孙子杨荣在明朝为官,任工部尚书。后来,杨荣的一位朋友写了一篇《万木山记》把杨达卿的事迹用文字记录下来,府志中保存了这段文字。

  经过600多年的自然演变,现存万木林已成为典型的亚热带森林。山中古木参天,巨藤盘错,沉水樟、闽鄂山茶等珍稀树种,已为国内所罕见。近年来经科学调查,林内拥有植物1234种,几乎占福建省植物种类的一半,故有“亚热带植物博物馆”之美称。新建的万木林科学研究所和科研大楼已收存各种植物标本2万多份,昆虫标本4000多份,鸟兽标本160多种、500多份,蛇类标本及野生菰类标本100多份。

  万木林现列为武夷山旅游区参观景点之一。

  万木林自然自然条件

  万木林处于武夷山东南侧,其地理位置在北纬27°03′,东经118°09′,最高海拔556公尺,相对高度为334公

  尺,主山脊呈南北走向,支山脊为东西走向。境内无高山,为一片低山丘陵地,山下部坡度较陡,中上部逐渐平缓。山势由上而下逐渐开阔,西南边境有明显的河谷为界,小森林铁路从西面山脚沿溪逆伸入万木林北部林区,经“新娘潭”峡谷地。远处眺望似一把碧翠的扇子,风景秀丽,引人入胜。 万木林在地质上原是华南台地的一部分,燕山运动引起的火山岩喷发,形成以流纹岩为主和广泛的花岗岩侵入。侵入的花岗岩成为今天的主要母岩。保护区的土壤,根据土壤发生学观点,按四级分类制定名,称为常绿阔叶林下发育在花岗岩和片麻岩之上的南方山地黄红壤。土壤质地疏松,少石砾,腐殖质中量,土层深厚,山麓部分,剖面厚度达1米以上,土壤呈微酸性,pH值5.5左右,很适宜亚热带植物生长。 

  万木林的气候,属于东南亚热带海洋性兼内陆性气候。武夷山挡住了北方的寒流,又拦阻了海洋温暖湿润的气流,气候条件优越,水、热、光等自然资源丰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温度18.7℃,气温最高月在7月,平均28.5℃,最低月在1 月,平均8℃,一年中>5℃活动积温达6853.3℃。日照较强,年平均1844小时,无霜期长达277天,降雪极少。年均降雨量为1663.8厘米。一年中有春雨(2至3月)和雨季(5至6月)两个雨期。全年雨量最多集中在4至6月,约占全年雨量的一半。11月至次年1月雨量最少,不到全年雨量的十分之一。相对湿度平均80%。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中国九寨沟第十九届国际冰瀑旅游节开幕 展
  • 冬至节气养生注意事项有哪些 冬至后该如何
  • 2023年冬至是什么时候哪一天?冬至的由来和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