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高速违停洋相百出半年逾600起
记者昨日从泉州高速交警支队获悉,今年1月至今共查处机动车在非紧急状态下在高速公路应急车道上停车的交通违法行为613起,仅7月1日到16日就有53起。泉州高速交警表示,高速违停是十分危险的行为,非常容易造成多车连撞,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
事出有“因”
民警归纳了高速路上停车的几种原因:一是上高速看风景。二是驾驶员因疲劳停车休息。三是驾乘人员内急,停车解决。四是发生事故或车辆发生故障停在应急车道的。五是客车停车上下客的。六是停车问路或查找地图的。
案例一:5月14日下午,四名骑电动车上泉州湾大桥的女子被民警发现。被问及为何骑车上高速,一名女子称无聊想来看风景,民警批评教育后放行。
案例二:6月23日21时40分,在泉三高速高岭隧道a道出口,民警巡逻时发现一辆重型半挂牵引车停在应急车道内,车后并无设置警示标志,民警赶忙过去查看,结果居然发现司机在车内睡觉。
案例三:6月24日10时47分,在朴里服务区出口处附近民警巡逻时发现一辆货车停在应急车道内,一个人站在路边方便。民警过去确认此人确系该车驾驶员,对其依法处以记6分处罚。
屡禁不止
民警介绍说,高速违停现象屡禁不止,凸显了驾乘人员交通安全意识薄弱,明知道高速非法停车危险但仍心存侥幸,还有的认为应急车道没有车辆通行是可以停车的。
据悉,高速公路有着行车速度快的特点,以时速100km行进的汽车为例,当驾驶员发现情况到大脑做出判断再反应到刹车制动,生理上的反应时间是1.7秒左右,而这时车辆已经前行了47米,况且高速公路上很多车辆还存在超速的问题,制动时行进的路程就更长,而在高速上驾驶员很难判断远处的车辆是否静止状态,尤其是在夜晚的时候,往往等发现的时候已经避让不及,绝大多数的悲剧都是由此产生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高速上由于环境的单一性,在高速上行驶的驾驶员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催眠现象,造成驾驶员出现跟车走的现象,而由于很难判断前车是否处于静止状态很多车辆就可能跟在违停车辆后面,一头撞上去,导致事故的发生。
为你支招
若确实需要在高速公路上停车,应该如何解决呢?交警来支招。据悉,在高速公路上平均每30-50km就设置一个服务区、停车区、收费站或出入口,也就是说以高速公路上车辆的行驶速度,差不多20分钟左右就有个服务区,泉州辖区内沈海高速、泉三高速更是10至15分钟就有服务区、停车区、收费站或出入口。这时,有内急需要、感到疲劳、车辆有小故障需要排除或是需要问路的都应到这些区域解决。
遇到车辆发生故障或燃料用尽等意外情况不得不停车时,必须停在紧急停车带内,绝对不要在行车道上停车。同时,应在车辆来车方向150米外设置故障警示牌或反光锥筒并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车内人员全部下车到路边护栏外躲避。如果是在夜间,必须打开车上示廓灯和尾灯等信号灯。小故障可自己动手排除,若故障复杂而自己无法处理,要及时拨打紧急电话请求援助。
在高速上发生轻微刮擦或追尾,无人员伤亡,且车辆能够移动的情况下,应迅速下车用带拍照功能的手机将原始现场拍几张照片,最好能体现碰撞情况及车辆的相应位置,然后打电话报警并按照警察提示到下个出口解决,切不可在发生事故后下车争执。
遇到较大事故,车辆无法行驶或造成人员伤亡的,这时应该在来车方向150米外设置提示牌并立即打电话报警,其他人员应立即转移到路边安全带外,禁止在车内及现场停留。(记者 洪亚男 通讯员 陈淑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