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初步鉴定石狮又现“海峡人”骨化石 距今2万—3万年
还记得1999年在石狮祥芝镇发现的、那根被命名为“海峡人”的右肱骨化石吗?其实,在2009年,当年的发现者又在祥芝镇拾到了一根初步鉴定为“海峡人”的股骨化石。昨日,这两根骨化石的发现者刘志成先生告诉记者,他想把2009年捡到的这宝贝捐给泉州的文博单位,以了他的心愿。
据初步推测,这根古人类股骨化石的年代,距今有2万—3万年。
1999年,当时还是泉州海交馆考古工作人员的刘志成,和石狮市博物馆的考古人员等在祥芝镇发现了一支完整的右肱骨化石。经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常务理事、厦门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教授蔡保全鉴定,这是距今2万年左右的晚期智人化石,并被中科院院士贾兰坡教授命名为“海峡人”。这也成为福建省已知最早、最完整的古人类化石。
其实,2009年5月,刘志成在祥芝镇又拾到了一根骨化石。当时,石狮当地渔民在“万阴宫”准备燃烧从海上打捞上岸的骸骨,有渔民给他打电话,他赶到现场后,在其中挑到了这根股骨。随后,他马上将其送至蔡保全教授处做进一步研究、鉴定。
这之后,这根股骨一直存放在蔡保全教授处6年。近日,蔡保全来泉州,将股骨化石归还。刘志成告诉记者,蔡保全教授认为这是一根古人类股骨化石,它的石化程度跟1999年发现的“海峡人”肱骨化石很接近,虽然没有进行年代鉴定,但可以推测这根股骨化石年代与肱骨化石相当,距今2万—3万年。
昨日,记者在刘志成家见到了这根“海峡人股骨化石”。据其介绍,大而粗壮的肢体,这是距今约2万年的“海峡人”的明显特征之一。记者看到,这根骨化石呈现深棕色,纹理竖条清晰。经过测量,股骨长约50厘米、关节宽度约7厘米。
随后,记者就此事联系了泉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出宝阳。出副局长表示,对于这根“海峡人”股骨化石的真伪,他们还将联系专家前来鉴定。根据文物法的规定,出土文物受法律保护,属于国家,不得买卖,并鼓励收藏者将藏品捐献给国有收藏单位,收藏单位可自行给予适当奖励。
如果刘志成收藏的这根股骨化石确为“海峡人”骨化石的话,这就是石狮发现的第三根“海峡人”化石了。除1999年发现“海峡人”化石(右肱骨化石)后,2005年,石狮市博物馆在祥芝镇采集到1500多件从台湾海峡打捞出水的古人类与古生物化石,发现了第二根“海峡人”化石---“海峡人”右胫骨化石。
据本地一业内人士介绍,在台湾海峡同一区域相继发现古人类骨胳化石,这是闽台考古史上的重大突破,将为科学测定“海峡人”的体质特征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为研究“唐山过台湾”的历史渊源提供最早、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换句话说,这些发现将有助于从侧面佐证,台湾海峡成陆时期,台湾与福建连为一体是个不争的事实。(记者 洪亚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