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狮 > 石狮新闻 > 正文

渔船模型见证石狮人耕海牧渔的变迁

2015-03-20 11:40 来源:石狮日报 0

  渔船是讨海人在海上的家,无论是传统的木帆定置船还是现代的灯光渔船,大抵不过是时间力量催化下的一种生产捕鱼方式革新,但难能可贵的是透过其中,感受到的讨海人的勤劳智慧,及讨海人耕海牧渔的特殊海洋情怀。近日,借着海峡渔文化博物馆罗列的渔船模型,记者聆听了东埔村老渔民邱盒和他的捕鱼故事。一位船老大娓娓道来他四十载的讨海生活,这不仅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更是一种行进的力量。

渔船模型见证石狮人耕海牧渔的变迁

渔船模型见证石狮人耕海牧渔的变迁

  东埔村村民邱盒刚过七旬,身体健朗,早年长期的讨海生活让他略显黝黑,但笑起来充满善意。回忆起捕鱼生涯,邱师傅先后长期使用过的渔船有木帆定置船、电动定置船和灯光机动船。贯穿这条主线变化的是,渔船的动力系统从纯人工,到风力,再到风力和机械力相结合,最后到纯机械力提供动能。

  邱师傅回忆,以往的渔民要身穿由棕片制成的蓑裙,定置网作业时起到保护下半身和防水遮风双重作用,但吃水后相当沉重。“要知道身上挂着几十斤,再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尤为艰苦。”

  捕鱼从守株待兔向主动出击出发,这是机动渔船优于定置渔船的地方。在渔文化博物馆的木帆定置船模型前,邱师傅“还原”了定置渔船捕鱼的全过程。将一根木桩打入海底,利用石头、浮标等渔具用品,将渔网沉入海底,静待海中的鱼儿游入网中,随后收网捕鱼。记者注意到,虽然邱师傅近30年未再用过木帆渔船捕鱼,但是操起捕鱼工具来,依然得心应手,想必他骨子里已经深深融入了捕鱼的本能反应了。“机动渔船的捕鱼则更具主动性,捕鱼的范围更广。”邱师傅认为,从定置向机动的发展是海洋捕鱼的一大跨越。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渔船的更新也带来了诸多变化,比如,传统的木帆船所需人数较少,一般为8人左右,而发展到灯光围网捕船的时代则需要渔工近30名。灯光围网捕船采用下放小船,在小船上挂上灯具,诱使鱼儿成群成片,再下网进行捕捞,如此一来,实现捕捞产量的提高。同时,传统的木帆渔船一般多为当天来回捕鱼,而后期的现代渔船在海上的捕捞周期拉长,捕捞范围扩大。

  海产品的储存方式,同样发生了改变。由于传统的捕鱼是当天往返海上和岸上,所以无需对海产品进行保鲜措施,而随着出海捕鱼周期的拉长,海产品的保鲜被日益关注。“先前采用的盐保鲜的方法,后期发展为冰块保鲜。”邱师傅说,木帆定置船储存时是开放式的,后期则将捕捞上来的海产品封闭保存。

  庆幸的是海峡渔文化博物馆的建立,让渔船变迁见证耕海牧渔讨海生活变得尤为真切。海峡渔文化博物馆馆长邱国凹表示,泉州具有丰富的海洋文化底蕴,而且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闽南沿海捕鱼发展的脉络和历史,理应让后人知晓。(记者 杨德华)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去年石狮全市整治“三合一”场所998家
下一条:石狮灵秀镇多措并举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