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石狮 > 石狮新闻 > 正文

石狮:打造党建“红引擎” 赋能高质量发展

石狮融媒   2025-11-13 16:07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近年来,石狮市立足民营经济发达、城镇化程度高、新兴领域群体活跃的实际,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延伸党建工作触角、打造多元“红色引擎”,有效推动资源整合、服务下沉、难题共解,奏响共建共治共享“大合唱”,赋能民生福祉改善和城市高质量发展。

组织建在“链”上

破解产业痛点

  作为纺织服装品质的“把关者”,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石狮检测中心)在石狮纺织服装产业链党委的牵线下,联合设立产业链协同创新基地,并共同组建产业链导师团,常态组织党员职工走进企业,帮带指导工艺改良、新品开发510多人次,服务辐射省内外超1万家纺织服装企业。

  针对产业细分领域多、统筹协调不够的实际,石狮市推动组建纺织服装产业链党委,按照布料、染整、辅料等8个细分领域组建党支部,吸收链上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党组织加入,把分散在各领域的力量聚拢起来,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1+8+N”产业链组织体系。同时,创新“一链多格”的产业链党建模式,在面料染整、创意设计等产销环节组建5个产业格党建联席会,通过组织固链、服务稳链、创新强链、精准延链,助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市70%规上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三区联创”联动

统筹区域发展

  今年开渔前夕,石狮市相关部门联合走进祥芝国家中心渔港,一方面开展安全生产检查,设立义诊服务点,为渔民渔船安全出海护航;另一方面,化身志愿者,协助渔民搬运相关物品上船。

  石狮市聚焦城乡融合发展目标,大力推行社区、园区、厂区党建工作“三区联创”机制,组建12个“三区联创”片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整合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等资源,广泛吸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通过定期提交议题、集中研究协商、分区认领实施、协同协作解决等方式,解决发展疑难、推动服务提质。

  2024年以来,累计召开36场次协调会,帮助化解基础设施建设、职工生活配套、消防应急保障等市级层面的难题86项,协调落地高新区共享食堂、伍堡片区共享充电桩等联建项目17个。

激活“新”锋力量

凝聚共治合力

  位于石狮市网商园内的圆通速递福建智创园,日均快件处理量达300万件。依托园区设置的微治理分拣中心,207名快递员和驿站管理员既是穿梭街巷的包裹投递员,也成了社会治理的“移动哨兵”,推动行业发展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石狮市坚持“组织履新”“赋能强新”“温暖入新”“聚力凝新”,出台《石狮市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建设工作指引(试行)》,指导各镇(街道)因地制宜打造5个友好场景,在街道、社区、商圈等快递小哥聚集区域建设提升21个暖“新”驿站;深入开展“泉新向党·情暖狮城”“四季暖心”等主题活动,组织游园联欢、走访慰问、健康义诊等暖新关爱活动200多场次;发动全市异地商会力量,推出“狮商助新”计划,指导12家异地商会建立信访评理室,及时帮助新就业群体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在全市128个村(社区)及公共场所配齐AED设备,并针对新就业群体开展公众急救技能提升培训,努力把“最活跃地带”打造成“最坚强阵地”,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社会和谐善治。其中,精心培育“网心向党 e路同行”电商特色党建品牌,助力打造超2000亿元规模电商网红区域中心,获评全国百个新兴领域党建创新案例。

支部强在乡村

助力全域共富

  2025年10月30日晚,永宁镇西偏村的“宝盖山夜市”正式开市,吸引众多游客打卡消费,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近年来,西偏村大力引导村民参股建设旅游商品一条街,先后建成星域露营地、宝盖山体育馆等,实现村集体收入超350万元。

  石狮市始终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着力实施“百万村财”培育计划,通过抓统筹促融合、抓整体促提升,实现抱团发展、规模增收,着力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针对部分村集体发展不均衡,存在“有资金没项目、有项目没资金、没项目没资金”难题,石狮市创新开展“构建共同富裕先行区”擂台大比拼活动,2022年以来累计谋划生成可观可感的为民办实事项目1587个,发放专项奖补资金1800余万元,探索推行“镇域统筹”“跨村联建”等机制,引导各方围绕“人、钱、技术、数据”等要素供给反哺乡村。

  截至目前,全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达25万元以上、近一半的村达50万元、三分之一的村超100万元,位居全省前列。

服务下沉邻里

织就便民网络

  湖滨街道德辉商圈“党建+”邻里中心内,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携手举办“健康车进商圈 服务商户零距离”活动,为餐饮、食品等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一站式”健康证办理服务,切实提升商户的获得感。

  紧盯城市发展所需、群众急难愁盼,石狮市以“1+6+X”党建引领模式,将公共服务、社会资源、多元力量汇聚于居民“家门口”,全域布局建设66个“党建+”邻里中心,构建起开放、集约、共享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通过统筹市直单位可下沉服务资源186项,在邻里中心因地制宜建成长者食堂24个、托教阵地50个、邻里健康服务站49个,并创新设立侨胞之家、“丝路驿站”外商服务中心、“咱厝边”家庭服务中心等特色服务载体48个,打造集党建服务、政务办理、关爱帮扶、文体活动、就业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平台。目前,各邻里中心累计开展活动1400余场次、惠及群众超37万人次。

  (记者 康清辉 李荣鑫

频道推荐
  • 11月13日油价调整最新消息:昨日国际油价大
  • 南昌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肖玉文接受纪律审
  • 湖北发布6起依法惩治行贿犯罪典型案例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