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湾港区锦尚作业区:积极构建“市场—航线—港口”联动生态圈
2月16日,泉州湾港区锦尚作业区口岸扩大开放接受泉州市级验收,这标志着锦尚作业区口岸正式对外开放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图为泉州湾港区锦尚作业区一角
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经贸往来的桥梁,更是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集地。2019年11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泉州港口岸泉州湾港区锦尚作业区扩大对外开放。锦尚作业区的扩大开放包括华锦码头的3个泊位和鸿山热电码头的1个泊位。据悉,该作业区整个开放工作程序多、时间长,需要经过泉州市、福建省、国家三级组织相关口岸部门验收通过后,才能正式对外开放。
石狮三面临海,发展港口物流经济,是我市构建“3+3+N”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记者了解到,自获批以来,石狮市相关部门主动跟进,靠前指导华锦码头和鸿山热电煤码头按照口岸开放标准规范建设、加紧建设,争取尽快完成口岸开放验收,投入到外贸生产中,全力助推石狮外贸发展。2年多来,码头业主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推进港区基础设施和口岸查验配套设施建设。目前,锦尚作业区口岸对外开放条件基本成熟。
记者了解到,锦尚作业区正式对外开放后,将在做强做优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加快供应链商流和临港综合物流体系建设。锦尚作业区将积极谋划开展外贸航线业务,形成与厦门港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港口发展局面,同时通过泉州厦门“组合港”共享厦门港国际航线资源,有效降低企业组货拼柜和航运成本,为“买全国、卖全球”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和泉州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便捷的海上航运通道,构建“市场—航线—港口”联动生态圈。
今后,我市也将以锦尚作业区口岸扩大开放为契机,加快港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丰富港口功能,着力提升港口竞争力,将该作业区打造成为泉州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枢纽港的新门户、新通道,引导更多的“泉州货走泉州港”。
(记者 兰良增/文 李荣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