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亲少年想有个家 闽爱志愿者来当妈
“我想有个家,像别的孩子一样,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这是今年14岁的小强(化名)向闽爱志愿者协会会长张红道出的心里话。元宵节当天,经小强宗亲及代管人老王的同意,张红与丈夫将小强接到家中过节,让孩子感受“有爸妈陪在左右”的幸福。
失去两位亲人
少年学会独立
位于鸿山镇伍堡村的一座一层高的旧石头房——这是小强的爷爷和父亲留下的房子。房子里除了床和基本的锅碗瓢盆外,几乎看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
记者了解到,因为家里穷,小强出生后没几个月,其母亲就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爷爷与父亲靠着打零工,勉强支撑着这个残缺的家庭。可“屋漏偏逢连夜雨”,2019年,小强身边仅有的两位亲人——他的爷爷和父亲因病相继去世,从此,这位还未成年的小少年成了孤儿。
14岁,仍是跟父母撒娇、闹别扭的年纪。而小强,在爷爷和父亲相继过世后,努力学着自己照顾自己。爷爷去世后,爷爷的一位老朋友老王搬到他家和小强一起住,但小强都是主动洗衣、洗碗分担家务活。
据小强的班主任介绍,2019年至今,小强从来都没有迟到、早退的行为。在学校里,小强与班里的同学相处融洽,遵守学校规章制度。2020年11月份,小强积极参加校园美食节活动,在六年级生活技能——拼装比赛中,还荣获了一等奖。
志愿者亲情陪伴
少年有了“爸妈”
元宵节当天,带小强回家过节的志愿者张红告诉记者,在一起生活的两天里,孩子会主动做家务,会自己洗衣服、自己收拾床铺,主动做作业。特别是与他们夫妻二人出去吃饭的时候,也不会挑食,都是他们夫妻点什么,他就吃什么,特别乖巧懂事。
据张红介绍,在接触小强后的几天里,张红夫妇俩几乎每天都会去小强家,帮他做家务、与他聊天,给他作课业辅导等。张红还跟小强约定,只要他每天好好完成家庭作业,就接他回家过元宵节。小强当时就激动地开口叫张红夫妇为“闽爱爸爸和闽爱妈妈”。
那几天,小强如约完成了作业。元宵节,张红夫妇履行承诺接他到家里,和自己的儿女一起吃火锅过元宵。张红说,元宵过后的第二天晚上,当她和丈夫送小强回家时,小强很兴奋地直呼他们为“爸爸和妈妈”,还说“这是我出生以来,过得最热闹、最幸福的元宵节”。
多方共同出力
帮助少年成长
针对小强的情况,记者从鸿山镇关工委有关负责人处获悉,自小强的爷爷与父亲过世后,鸿山镇、伍堡村党员干部及工作人员就将小强的情况上报给市民政部门,将小强纳入低保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范围,每月可领取1400元生活保障金。
同时,市关工委将小强确立为我市“六失”青少年重点帮扶对象,并于今年春节期间,与镇、村级关工委一同前往小强家,为小强送去节日慰问金。小强所在学校免费为小强提供午餐,班主任老师自掏腰包给小强购买教辅材料,班级家委会成员还不定时地给孩子提供衣服、鞋子、零食、文具等生活物资及学习用品。
伍堡村关工委负责人王文评表示,将牵头为小强成立一个“联合帮扶小组”,由村干部、村党员志愿者、小强宗亲、闽爱志愿者及代管人老王组成,共同为小强的成长护航。下一步计划为小强装修房子、添置家具及生活用品等,村里还将指定一名该村的志愿者作为代家长进入小强的班级家委群,便于了解小强在校情况与学业情况。
张红表示,闽南志愿者将每周一次前往小强的住所指导小强做作业、料理家务,她与丈夫也很愿意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小强父母般的关怀与陪伴。(记者 刘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