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市和政和县新康村实行山海结对 革命老区新康村有了“小康之路”
“再过一个多月时间,基地里的吊瓜就能出瓜籽了。”7月24日下午,站在由石狮市援建的百亩吊瓜基地,望着藤蔓上挂着的一粒粒翠绿的吊瓜,政和县澄源乡新康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吕承喜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喜悦。“一亩地可产吊瓜籽300斤,产值6000元,每亩收益可达到4000元左右。若市场形势好的话,每亩收益可达6000元!”
吕承喜(左)和农户查看吊瓜长势
新康村地处政和县澄源乡北部暖溪中游,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基点村,全村户籍人口305户1339人,常住人口100余户400多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78人(2017年已全部脱贫)。2019年,新康村实现村财增收13.58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12万元,实现脱贫摘帽,但仍属于经济欠发达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今年1月,根据省委关于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的部署,石狮市作为政和县对口帮扶县市,挂钩帮扶革命老区新康村。自“结对”以来,石狮市领导多次实地考察调研新康村,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主要负责人更是主动对接,进村部了解村情,到田间走访农户,与村主干一道,精准谋划新康村的“小康之路”。最终,结合新康村的村情和产业实际,石狮市以200万元作为资金支持,为新康村“量身定制”石狮吊瓜基地、新康村茶叶加工厂、新康村农特产品展示厅等三个产业发展项目,增强新康村自我“造血”功能,推动新康村驶向发展快车道。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些项目建设好、运作好,让项目尽快落地见效!”吕承喜表示,以建成的石狮吊瓜基地为例,新康村践行“两山”理论,实行“农户+生态银行+合作社”运作模式。依托该模式,新康村8户贫困户及40名农户将100亩土地存入“生态银行”,每年可获得固定收益。新康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对这100亩土地进行托管,组织村里的贫困户种植吊瓜。通过统一供应,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实现贫困户产业和村集体经济双增收。吕承喜指出,今年吊瓜长势良好,预计年产值约60万元,每年可增加村财收入7.5万元。
“吊瓜全身都是宝,且一年种植投入,多年收获受益,省工、省本,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农户范昌培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来通过种植吊瓜实现脱贫致富。如今,范昌培作为致富带头人,参与石狮吊瓜基地的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
记者了解到,目前,新康村茶叶加工厂、新康村农特产品展示厅两个项目仍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建设中,预计今年年底即可投入使用。“多亏了石狮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若三个项目都建好投用,不仅我们的村财将翻番,村民收入将随之水涨船高!”吕承喜满怀期待地说道。
(记者 林富榕 通讯员 徐培翔 吴剑虹)